發展
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將果糖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保健品生產中。果糖漿的消費量也呈較快的增長形式。一些發達國家在糖果與飲料中基本不用蔗糖而用果糖。如加拿大法律規定,所有飲料必須使用果葡糖漿。
美國是最大的果糖(以果葡糖漿為主要形式)生產和消費的國家,果糖消費量已占食糖總量的40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美國飲料、食品和甜點行業,蔗糖原料已經完全由果糖替代。到1994年美國每年耗用蔗糖200 多萬噸的碳酸飲料已全部使用F-55 果葡糖漿。以美國兩大飲料公司(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例,1981 年兩大飲料公司決定在本土生產的飲料中使用F-55 型果葡糖漿代替50%的蔗糖,1984年起已全部改用F-55型果葡糖漿。
事實上,我國食品工業中的很多龍頭企業,已經認識到果糖產品的性能優勢,開始率先使用。像我國著名的國際飲料健力寶于1997年起開始大量使用果葡糖漿。不少企業都在出口食品中使用了結晶果糖。
醫藥行業是另一個大市場,對結晶果糖的需求將不斷擴大。國外使用果糖注射液比國內早十年左右,作為新一代不依賴胰島素的高能量營養輸液, 果糖注射液在世界醫藥市場的表現十分活躍,在某些國家已成為僅次于葡萄糖的第二大注射液。在國內,果糖注射液還沒有大量應用。但各種臨床試驗結果都令人滿意,醫師普遍反映良好,愿意在臨床中大量應用。各個醫藥廠家也積極申報新藥,規劃生產。可以預見,國內醫藥領域的果糖用量會迅速增長。
總之,我國大規模應用果糖產品的時機已經成熟,在我國發展果糖產品有著廣闊前景。預期到2010年,我國果葡糖漿的消費量能達到200萬噸的規模,結晶果糖的消費量能達到1萬噸以上。
缺點
果糖也有一些缺點,在應用中要對此有足夠的注意。
1.成本高于蔗糖
果葡糖漿的成本目 前高于蔗糖。而結晶果糖,由于生產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目 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生產,成本比較高。但果糖的成本與大多數糖醇類,低聚糖類都是可比的。可以預見,隨著果糖產量的進一步提高,生產技術的進步,果糖的成本會不斷降低。
2.果糖不耐受性
果糖不耐受性是一種遺傳病,這種病因為缺乏B型醛縮酶,吃果糖也會造成1-磷酸果糖堆積,大量消耗肝中磷酸的儲備,進而使ATP濃度下降,從而加速乳糖酵解,造成乳酸酸中毒和餐后低血糖。這種病癥常表現為自我限制,即果糖不耐受的人很快發展成強烈的對任何甜食的厭惡感。 [2]
3.需控制用量
果糖的攝入量不能過大。健康人每天果糖攝入量閾值為30~80g(平均40g),過多攝入尤其是一次性過多攝入,會導致果糖吸收不良,引起腸胃反應。另外果糖代謝吸收快,和葡萄糖一樣能轉化合成甘油三酯,過分攝入也會導致肥胖,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