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框架下最重要的海洋科學倡議之一——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簡稱“海洋十年”計劃)舉行年度進展交流會。交流會旨在有效應對全球海洋健康狀況衰退與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來自中國、荷蘭、英國、巴基斯坦、巴西、埃及、美國、加拿大等國14位海洋專家在線開展專題報告,80多位各國學者參加會議。
2021年6月,由華東師大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的“大河三角洲計劃”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海洋十年”計劃,成為首批入選的65個行動方案之一、28個“計劃”層級項目之一。
一年來,華東師大科研人員攜手11個國家的科學家在15個大河三角洲開展聯合研究。同時,該計劃也獲批科技部“一帶一路”創新人才交流外國專家項目“脆弱大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和對策”,與巴基斯坦合作伙伴開展合作研究。
華東師大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何青教授介紹說,“大河三角洲計劃”通過了解全球大河三角洲的現狀,探討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三角洲演化機制,預測未來水—沙變化和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以及災害預警,針對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洪澇災害、鹽水入侵、水土污染、生態系統退化等共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未來還將通過建立在線數據庫,與合作伙伴共享三角洲的相關科學數據。此外,科學指導委員會、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也在陸續成立和規劃中。”何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