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常見于氣管切開術后。當氣管切開部位過高,損傷第1軟骨環,可引致環狀軟骨糜爛、炎性病變和難于糾治的環狀軟骨下重度狹窄;氣管切開時,切除過多的氣管前壁組織,日后可形成大量肉芽組織和纖維瘢痕組織,氣管導管壓迫氣管前壁,引致切口上方組織向內塌陷以及氣管導管外連接的管道過重壓迫氣管壁,致組織受壓糜爛,日后均可形成纖維瘢痕組織;此外,用以封閉氣管腔的氣管導管外氣囊充氣過多壓力過高,亦可壓迫氣管壁全周,引致組織糜爛壞死,嚴重者日后形成環狀瘢痕性狹窄,甚或產生氣管食管瘺和氣管無名動脈瘺。后兩種情況死亡率均很高,因此施行氣管切開和插管術時應注意氣管切開的部位,切除氣管前壁組織不宜過多,選用的氣管導管大小及長度要適宜,氣囊充氣壓力不可過高,連接的管道宜輕而柔軟,以降低氣管狹窄的并發癥發生率。
氣管、支氣管狹窄也常見于氣道內病變,如氣管支氣管內良性或惡性腫瘤、炎性肉芽腫和氣道內異物;氣道外部壓迫、氣道周圍占位性病變,如食管癌、甲狀腺癌、膿腫、血腫或氣體的壓迫;氣道壁病變,如氣管腫瘤、食管癌或其他胸部腫瘤放療后引起的氣管壁損傷、氣管軟化以及復發性多軟骨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