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駛入寧夏石嘴山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星海湖,冬日里,冰封的湖面猶如鏡子,映照出藍天白云。
“星海湖過去就是一灘臭水。”冬寒入骨,石嘴山市上千名干部職工卻在星海湖畔植樹,年屆五旬的張樹槐告訴我們,這里原本是一片天然濕地,卻成了 “煤城”的煤渣傾倒地,以至于附近居民都將湖泥挖上來做冬季取暖的原料。“那時的石嘴山,天黑、樹黑、人也黑。”一旁的人插嘴道:“穿一件白襯衫,出門轉半天領子就黑了,窗戶常年不敢開,為啥,臟了都洗不干凈。現在的石嘴山滿是綠色,為了這片綠,我們每個人都要貢獻一份力。”
作為寧夏歷史上的第一座現代工業城市,石嘴山為寧夏奉獻了第一噸煤、第一度電、第一噸鋼,可是污染、經濟結構失衡、接續產業乏力等“頑疾”也接踵而來。上世紀90年代,石嘴山市在外招商引資,一家外國公司曾與當地企業達成合作生產礦山機械的意向。但當外國專家到石嘴山實地考察后,卻轉身就走,這個轉身,成為很多知悉內情的干群內心之痛。
要發展,“年輕”的石嘴山市必須轉型,2008年3月,石嘴山市被國家列入全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
走進寧夏常能達焦化實業有限公司,讓人驚訝一個“以煤為生”的企業,卻干凈整潔。作為石嘴山市眾多涉煤企業中的一分子,2003年建廠的寧夏常能達焦化實業有限公司正值“青春”,年產30萬噸的焦化廠,生產的焦炭熱銷各地。然而,公司卻早早地開始尋求轉型,副總經理周端寧介紹:“轉型是政府的強力推動,也是公司領導的共識,立足企業現狀,常能達利用生產焦炭過程中產生的煤氣等物質,通過回收、提純等工序,實現了年產4萬噸片堿、200噸碳纖維環保材料。這兩樣產品應用廣泛,經濟效益高。”
2011年下半年開始,焦化市場行情漸差,“精煤的價格漲了,焦炭的價格不僅上不去,還有下降的趨勢,每月都要虧百十萬元。現在我們對焦炭采取限產的手段,還好片堿和碳纖維環保材料的銷量不錯,這就是轉型的福利。眼下我們正準備進軍一個全新的生產領域,雖然很困難,但是我們一定能華麗轉身。”周端寧信心滿滿地說。
在中國化工500強企業――大地化工循環經濟園區,副總經理楊立先興致勃勃地給我們介紹起了循環經濟:“在實現電石產品就地消化及尾氣資源綜合利用的基礎上,發展下游產品,使原料――產品――原料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將資源吃干榨盡。過去的電石渣只能運走填埋,污染嚴重,現在電石渣成為我們的水泥生產原料,過去的廢水沒處排放,讓人苦惱,如今園區里的澆灌用水、員工們供暖用水,都是經過處理后的工業用水。”
2006年以來,石嘴山先后淘汰產能落后企業118家,徹底甩掉全國重點污染城市的“黑帽子”,并獲得中國特色城市200強的榮譽。
“石嘴山從產業轉型、民生轉型、生態轉型中積極探索,踐行科學發展觀,推動五位一體建設。”石嘴山市委書記彭友東說:“通過實行最嚴格的政策,采取了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等多種手段,促使一大批企業走上了技術改造和節能環保的路子。全市每年有64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使得石嘴山市實現了綠化、美化、凈化,初步顯現出美麗新型工業城市的雛形。”
一組綠色數據讓人刮目相看:如今,全市森林資源面積達207.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2.5%,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綠化覆蓋率達到 36%,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4平方米。石嘴山人驚喜地發現,不知不覺間,“煤城”水多了、樹多了、公園多了,公共設施更加齊備了,石嘴山正從“煤城”變成 “綠城”。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空氣質......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品種繁多,組成和結構復雜,農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種類多、危害大。有效防治農藥制造工業污染事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糧食安全。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發布了國家生態環......
德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于臭氧污染可能會破壞果蠅在空氣中傳播的信息素,干擾它們吸引伴侶或認知異性果蠅的能力。這些發現凸顯了人類活動對昆蟲種群的又一可能威脅。相關研究近期發表于《自然—通訊》。許多......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記得,1992年,他在大連讀研究生時,1平方米進口水處理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價格是400美元(約2800元),當時“頂多用一兩根膜絲就了不起了”。2000年......
大氣近地面臭氧(O3)對人類健康、植被生態系統等構成較大威脅。自2013年我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治理以來,以PM2.5為主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高濃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呈......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未來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空氣質量優良,局地可能出現輕度污染,華北中南部、黑龍江南部、遼寧西部、陜西關中地區、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污染,華北中......
2月初,一列載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發生脫軌事故,造成不明數量的有毒物質和氣體泄漏。該事件引發了對該地區空氣、土壤和水污染的擔憂。脫軌列車被曝載有更多種有毒化學品美國媒體13日報道......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章家恩團隊在微塑料污染生態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據悉,這是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