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某一肝病患者出現以下表現時,應高度警惕重型肝炎:
1、極度乏力和嚴重的消化道癥狀。
2、神經、精神癥狀(如嗜睡、性格行為改變、煩躁不安、昏迷等)。
3、有明顯出血傾向:鼻衄、牙齦出血不易止住。
4、黃疸迅速加深伴有中毒性鼓腸、肝臭等。
5、化驗檢測時PTA﹤40%,Tml大于正常10倍。
(二)診斷
“三高一低”,即高度乏力、高度黃疸、高度食欲不振伴腸脹氣;低PTA(PTA﹤40%)。
1、急重肝:2周內出現神志行為異常伴“三高一低”。
2、亞急性重型肝炎:起病2周以上至半年出現肝性腦病,同時亦有“三高一低”癥狀檢測。
3、慢重肝:在慢性肝損害基礎上出現“三高一低”或者肝硬化基礎上出現肝功進行性衰竭。
(三)相關檢測
1、PTA:凝血酶原時間PT和凝血酶原活動度PTA是診斷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據,當PT延長致PTA﹤40%時應疑為重型肝炎,PTA的變化也是判斷重型肝炎預后的最敏感的實驗室指標。
2、肝功能測定:ALT、AST均升高。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S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快速下降致ALT/AST﹤1,伴膽紅素不斷升高——“酶膽分離”現象,總膽紅素常大于171μmol/L。
3、膽堿酯酶:由肝細胞合成,其活性降低提示肝細胞已有較明顯損傷,其值越低提示病情越重。
4、血清白蛋白、血脂及血糖均下降:重型肝炎時白蛋白明顯下降,超過40%的重型肝炎患者有低血糖反應,故應注意監測血糖,且應注意低血糖昏迷與肝性腦病的鑒別。肝細胞嚴重損傷時,膽固醇在肝內合成減少,故血漿膽固醇明顯下降,膽固醇越低,預后越險惡,但梗阻性黃疸時膽固醇升高。
此外,乳酸脫氫酶(LDH)、D-酰谷氨轉肽酶(GGT)、補體C3等亦是肝損害程度的相關檢測指標,臨床中也常用。
彩超、CT、核磁等影響學檢查在觀察肝臟大小、門脈情況及肝硬化診斷中亦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