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障礙
(一)肢體癱瘓:四肢呈對稱性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且常自下肢開始,逐漸波及雙上肢,也可從一側到另一側。通常在1至2周內病情發展至最高峰,以后趨于穩定,四肢無力常從遠端向近端發展,或自近端開始向遠端發展。四肢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腹壁、提睪反射多正常。少數可因錐體束受累而出現病理反射征。起病2-3周后逐漸出現肌萎縮。
(二)軀干肌癱瘓:頸肌、軀干肌、肋間肌、隔肌也可出現癱瘓。當呼吸肌癱瘓時,可出現胸悶、氣短、語音低沉、咳嗽無力、胸式或腹式呼吸動度減低、呼吸音減弱,嚴重者可因缺氧、呼吸衰竭或呼吸道并發癥而導致昏迷、死亡。
(三)顱神經麻痹:約半數病人可有顱神經損害,以舌咽、迷走和一側或兩側面神經的周圍性癱瘓為多見,其次為動眼、涌車、外展神經。偶見視神經乳頭水腫,可能為視神經本身炎癥改變或腦水腫所致,也可能和腦脊液蛋白的顯著增高,阻塞了蛛網膜絨毛、影響腦脊液的吸收有關。除三叉神經感覺支外,其他感覺神經極少受累。
二、感覺障礙:
可為首發癥狀,以主觀感覺障礙為主,多從四肢末端的麻木、針刺感開始。檢查時牽拉神經根常可使疼痛加劇(如Kernig征陽性),肌肉可有明顯壓痛,雙側腓腸肌尤著。客觀檢查感覺多正常,僅部分病人可有手套、襪套式感覺障礙。偶見節段性或傳導束型感覺障礙。感覺障礙遠較運動障礙為輕、是本病特點之一。
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初期或恢復期常有多汗、汗臭味較濃,可能系交感神經受刺激的結果。少數病人初期可有短期尿潴留,可能由于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經功能暫時失調或支配外括約肌的脊神經受侵所致。大便常秘結。部分病人可出現血壓不穩,心動過速和心電圖異常等心血管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