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是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過去稱為“原發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中,肺炎支原體最為常見。可引起流行,約占各種肺炎的10%,嚴重的支原體肺炎也可導致死亡。
主要發病機理:肺炎支原體在發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數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發現。它通過接觸感染,長在纖毛上皮之間,不侵入肺實質,其細胞膜上有神經氨酸受體,可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抑制纖毛活動和破壞上皮細胞,同時產生過氧化氫進一步引起局部組織損傷。其致病性可能與患者對病原體或其代謝產物的過敏反應有關。感染后引起體液免疫,大多成年人血清中都已存在抗體,所以很少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