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在胃腸道由于受到氣體的影響,應用不廣,作為內窺鏡和消化道X線造影的補充。超聲檢查亦有其優點:能顯示胃腸管腔內充盈和排空等變化,顯示管壁的蠕動、厚度和層次結構;對腫瘤以及其他胃腸管壁增厚性疾病有良好的顯示能力,提示病變的部位和范圍,能顯示惡性腫瘤的轉移情況。超聲內鏡(EUS)能判別胃腸壁各層組織結構,故對胃、直腸癌腫侵入胃腸壁的深度和鄰近臟器直接浸潤的判斷,要優于其他影像學方法,還可在EUS導引下作細針抽吸活檢和介入治療。經腹超聲不能對全胃進行滿意觀察,對胃賁門部、竇部的胃壁顯示較滿意,而胃底、體部胃壁的顯示常不理想,故臨床實用價值受限。現已被內鏡超聲所取代。
X線檢查中,主要依靠造影檢查,包括胃腸道鋇餐檢查、結腸鋇劑灌腸檢查、胃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小腸雙重對比造影和結腸雙重對比造影等。多相胃和結腸造影檢查仍應是胃腸道疾病理想的初選檢查方法。
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胃腸道出血和血管性病變的診斷,可以立即確定出血的部位,并進行血管栓塞治療或為手術治療提供可靠的資料。
顯示胃竇部胃壁明顯增厚,呈不規則增強,表面可見潰瘍。
CT與MRI檢查在此部位的應用主要用于明確腫瘤向腔外侵犯情況、管壁增厚程度、有無鄰近器官的侵犯、淋巴結的轉移及腹膜轉移等。CT與MRI的優點是可以測量胃腸道壁的厚度,判斷淋巴結是否增大,了解病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以及胃周脂肪層是否清晰,血管是否受侵犯等。CT與MRI主要作用是對胃腸道惡性腫瘤進行分期和制定治療計劃,并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以及發現復發病變,有時可幫助鑒別診斷。
MRI檢查對于評價直腸癌術后復發以及對病變組織定性等方面,很有價值。MRI隨著快速掃描和消除偽影序列的開發、呼吸和心臟門控技術的應用以及胃腸道腔內造影劑的研制,再加上MRI自身固有的多方位成像及較高的組織對比分辨能力,有助于淋巴結、后腹膜及遠處臟器轉移灶的發現和鑒別。對胃腸道炎性病變的診斷亦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