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息:臥床休息,伴有呼吸困難和壓迫癥狀時應采取半坐臥位。
2、飲食護理:應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鈉飲食。對一般腹水患者不限制飲水量,而當血鈉在130mmol/L以下時,應限制飲水量。利尿劑的使用
3、利尿劑使用:根據患者病情,合理選擇利尿劑種類。使用利尿劑后每日詳細、準確記錄出入量。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防止水、電解質紊亂的發生。
4、腹腔穿刺術的護理:向患者說明行腹穿治療的目的,減輕患者的恐俱心理,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配合。操作過程中注意病情的變化,觀察神志、生命體征、面色等,發現異常隨時上報醫生,并作好護理記錄。腹穿操作過程中應嚴格無菌操作,以防繼發感染。詳細記錄腹水顏色、性狀、量。大量放腹水后的患者應臥床8-12h,由于腹水過多流失,早期有可能會出現血壓下降、接著會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應注意觀察患者意識及監測生命體征變化。腹穿后,穿刺部位應用無菌紗布覆蓋,注意觀察有無液體外滲。
5、腹穿后根據醫囑補充白蛋白或血漿,輸注時速度要慢,注意觀察過敏反應。
6、每日定時測量患者的體重及腹圍,并作好記錄。
7、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發病的原因、治療方法,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囑咐患者遵醫囑服藥,定期到醫院復查。教會患者記錄出入量、測量腹圍的方法。加強膳食指導,注意減少鈉的攝入,限制發酵食品,如奶類、豆類、碳酸飲料等的攝入。
8、心理護理:腹水出現后患者異常痛苦,故患者易產生焦慮、煩躁、悲觀情緒。由于病程時間長,預后差,患者對疾病恢復失去信心。護士應關心、幫助、安慰、鼓勵患者,設法解除患者的痛苦,使其對疾病的治療充滿信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