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問天實驗艙發射入軌之后,經過約13個小時的飛行,成功和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在數萬米的太空,兩個飛行器需要互相找得到,還要能夠對得準,實現這個超難度動作的就是微波雷達。
問天實驗艙采用了自主交會對接模式,在軌完成太陽翼展開及多次變軌后,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過程中,微波雷達在實驗艙入軌后就完成了加電自檢,確認產品工作狀態正常。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所長 楊剛:微波雷達在問天實驗艙上,應答機是在天和核心艙上。然后這兩邊是進行不斷的持續穩定的通信,來傳遞兩艙之間互相的角度測量、速度測量,還有距離測量的信息。在距離核心艙100多公里的時候就實現了開機,同時實現了穩定的測量和通信的功能,一直工作到大概兩個航天器傳輸到幾米的時候,它的任務才基本完成。
空間交會對接是載人航天關鍵技術之一,兩個航天器在茫茫太空中想要快速精確“找到對方”,并且平穩實現對接,就必須準確知道彼此的位置和運動狀態,并不斷調整飛行方向和速度。這就需要依靠一個太空導航,在太空地圖上開啟高精度的“共享實時位置”。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所長 楊剛:它這個是大空域的一個搜索,作用距離非常遠,測量精度非常高。打一個比方,相當于一個投籃高手投籃,從北京往天津投籃,不僅投進去了,而且是空心籃這么一個精度。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2023年5月11日5時1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交會對接完成后,天舟六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后續,神......
中國空間站是一個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組成的“T”字構型組合體,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介紹:這樣一個近百噸的龐然大物,在設計、制造、測試過程中,完全是數字化制造和驗證。數字......
近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由“CZ-2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推送,成功將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本次發射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建造階段最后一......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順利與“T”字構型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此時,空間站組合體首次形成了三艙三船的構型。如此大型的組合體,要實現正常在軌運行,艙段的供電管理十分重要。空間站由天和......
“夢天入軌后順利轉位,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我們會相繼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將三名航天員發射入軌,與空間站組合體對接。屆時,將有六名航天員同時在空間站工作生活,實......
轉位期間,夢天實驗艙先完成相關狀態設置,再與空間站組合體分離,之后采用平面轉位方式經約一小時完成轉位,與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側向端口再次對接。今天下午,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進入夢......
在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伴隨中國龐大的航天器“積木”變換位置,中國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和“夢天”“問天”兩個實驗艙正式形成“T”字基本構型。當天,夢天實驗艙“悄悄”挪動“身板”,轉換個姿態從側面“吻”上天......
11月3日,夢天實驗艙上演太空“挪車位”,從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分離,再轉位至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側向端口,中國空間站形成“T”字基本構型。這是中國空間站第二次進行轉位任務。一個多月前,中國首次利用轉位機......
2022年11月1日4時27分,隨著夢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在太空緊緊相擁,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最后一個艙段,配齊!中國空間站將雄闊壯美且匠心獨具的總體設計杰作繪就于無垠的太空中,書寫下......
夢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太空握手”,這可是一場長長久久的相握,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大約13小時。夢天入列,標志著我們組建中國空間站的“最后一塊積木”已經就位。回顧整個過程,雖然太空中航天器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