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1日報道,紐約北岸大學職業和醫學環境中心與中國臺灣高雄醫學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提出,用仿瓷餐具盛較高溫(如熱湯)或酸性較強的食物會促使其內所含的三聚氰胺污染食物,可能引發腎結石。該研究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在線版上。
三聚氰胺是一種有機化學物質,廣泛應用于工業和一些家用產品中。對于消費者來說,廚房中包括盤子、碗、馬克杯等仿瓷餐具是人們接觸三聚氰胺最常見的來源之一。仿瓷餐具的主要成分密胺樹脂,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成。如果原材料樹脂聚合得不好,就會殘留三聚氰胺。
紐約北岸大學職業和醫學環境中心的專家肯尼斯·斯佩思博士指出,早期的研究表明,三聚氰胺會從這些器具“遷移”到食品里,在較高溫度下(例如熱湯)或酸性較高的食物會促使三聚氰胺污染食物,尤其是那些舊的或低質量的廚具。
臺灣高雄醫學大學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研究,讓12名健康男性和女性用仿瓷碗或者陶瓷碗吃熱湯面,并在12 小時之后收集參與者的尿液樣本;3個星期后,參加者仍然食用同一種湯,但所用的碗卻進行了互換,并在之后再次收集其尿液樣本。12小時后的尿檢顯示,用三聚氰胺碗吃熱湯面后,尿液中三聚氰胺含量為8.35微克,而用陶瓷碗吃熱湯面后只有約1.3微克。
研究人員認為,當食物溫度較高時,仿瓷餐具釋放出的三聚氰胺量會增加。而先前的研究已發現,長期攝入低劑量的三聚氰胺會增加兒童和成人患腎結石的風險。斯佩思說:“目前攝入三聚氰胺食物影響人類健康的數據還很不充分。不過,動物研究表明,攝入三聚氰胺會導致腎結石,而腎功能受損可能會誘發癌癥。”
斯佩思建議,雖然科學家對于三聚氰胺毒性的真正危險水平尚沒有明確的結論,但為了減少危害,人們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含三聚氰胺的廚具。同樣的建議也適用于其他能造成人體危害的鄰苯二甲酸鹽和雙酚-A等塑料制品,不要用這些餐具在微波爐中加熱食品。
如今,全球的飲食模式正在被相對廉價、高度適口和即食的超級加工食物(UPFs,ultra-processedfoods)所主導,然而,與超級加工食物相關的癌癥發生和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證據卻非常有限。近日......
“湖南農業多功能性強,但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科技創新與支撐能力仍不足。應充分發揮湖南農業科技資源優勢,在部署岳麓山實驗室強化種業研究的基礎上,產學研緊密結合,依托中國科學院及相關涉農科研機構的科技......
日前,天津大學教授龔俊波團隊與休斯敦大學等開展國際合作,成功發現一種新型結晶抑制劑。該抑制劑可有效抑制誘發尿酸鹽結石形成的晶體生長,有望為腎結石患者帶來福音。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成果發表于......
馬尾藻纖維素基結構材料具有較高的硬度,可以通過破壞和重組可逆的納米纖維間氫鍵相互作用網絡來耗散能量,進而實現了強度、模量、韌性和熱穩定性的平衡。同時,該結構材料還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及食品安全性,可加......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了一種神經影像特征,可用于預測藥物和食物渴求的強度。該論文介紹,對使用藥物或進食的渴求,被認為是物質濫用或過度進食的驅動因素。藥物......
12月1日,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教授崔振嶺課題組在《自然-食物》在線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通過采用優質農戶田間管理技術與種植結構優化調整相結合不僅滿足未來中國糧食需求......
在世界各地數百萬的人面臨饑荒或營養不良威脅之際,牲畜和魚類飼料正在占用可用于生產人類食物的有限自然資源。荷蘭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食品》上發表論文指出,調整牲畜和魚類的飼喂方式,可以在保持產量的同時為......
一項對英國和愛爾蘭銷售的57000多種食品的分析發現,更健康、更有營養的食物往往比那些營養價值低的食物更可持續和環保。這項龐大的研究發表在8月8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它是第一批估計由多種成分制......
香蕉、蘆筍、椰子這樣的重要園藝作物亦或是水稻、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它們都屬于單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是被子植物重要的分支之一,約占被子植物物種多樣性的五分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團隊與......
國內和國際糧食運輸在糧食系統中占很大比例。圖片來源:CamiloFreedman/SOPA/LightRocket/Getty根據對食品行業全球碳足跡的首次全面估計,運輸食材和食品的碳排放量占食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