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24日在北京表示,2013年環保部門將在確保第一階段74個城市496個監測點位穩定運行基礎上,在113個城市開展包括PM2.5在內的6項指標監測。制定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二階段監測實施方案,在12月底前對外發布監測數據。
周生賢強調,各地不得干預該行政區的監測結果,發現偽造、篡改監測數據的行為,環保部將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2013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當日在北京召開。周生賢在會議上對今年中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中國將通過推進提高車用燃油品質等措施綜合治理PM2.5,確保2015年重點區域空氣中PM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區域年均濃度下降6%。
一是推動PM2.5納入污染物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生產方式、改變生活和消費模式,從源頭上減少PM2.5排放。
二是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首要大氣污染物超標不超過15%的城市,力爭2015年達標;首要大氣污染物超標15%以上、30%以下的城市,力爭 2020年達標;首要大氣污染物超標30%以上的城市,要制定中長期達標計劃,力爭到2030年全國所有城市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三是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京津冀、長三角等跨省區域,考慮成立由環保部牽頭、相關部門與區域內各省級政府參加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
四是推進多污染物協同防治。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嚴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對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新建項目實行區域內“倍量替代”。
五是深化機動車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加速“黃標車”淘汰進程,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推進提高車用燃油品質。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四標準。
六是做好大氣污染應急處置工作。指導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氣污染應急預案并適時實施,分別采取停工、限產、限排、限行等措施,及時準確發布大氣污染信息,提出針對不同人群的健康保護和出行建議,保障群眾的環境知情權和身體健康。
生態環境規劃編制技術導則總綱Technicalguidelineforformulatingplansforecologyandenvironment—Generalprinciples標準號:HJ1......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塞爾維亞政府有關部門達成三份合作文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塞爾維亞共和國內外貿易部關于建立推動落實中塞共建“一帶一路”中期行動計劃工作協調機制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同......
今年一季度,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一情況。他介紹,從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來看,一季度,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
為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智化轉型,進一步規范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運行管理,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可靠,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智能站房試點研究。......
近日,我國一批重大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工程陸續展開。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是今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一批中央財政支持的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先后開工,重點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
2023年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整體處于有監測歷史以來的最好水平,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5%。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伍曉紅介紹,2023年海南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優級天數比例......
安徽省政府近日召開皖北六市空氣質量提升攻堅部署推進會議,副省長孫勇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著力扭轉皖北六市大氣污染防治被動局面,提升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