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0名科學家23日分別在美國《科學》和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公開信,宣布將重啟暫停12個月的一項曾引起爭議的有關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但也有學者認為研究仍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不應重啟。
《自然》雜志去年刊登一篇爭議論文,描述了對尚未具備人際傳播能力的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開展基因操作的實驗,實驗所獲得的變異病毒因此可能具備人際傳播能力。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研究有助于對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理解,可使公共衛生部門未雨綢繆,更好地監控并應對禽流感病毒致命變種。但由于論文引起的巨大爭議,研究者主動中止了進一步實驗。
來自10多個國家的40名科學家在《科學》和《自然》雜志上發表的公開信中說,由于自然界中仍存在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動物間傳播的風險,研究人員有責任重啟這項“重要工作”。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病毒學教授河岡義裕說:“零風險的實驗永遠不存在,但風險是可控的,而這項實驗將給人們帶來的益處要超過其風險。”
即將重啟的一系列實驗包括,尋找可能使這種病毒在哺乳動物間傳播的其他基因突變形式,以及利用更多種類哺乳動物進行實驗以評估變異病毒可能在人際間傳播的風險等。
雖然這些研究人員認為安全開展此類實驗的條件已經成熟,并多次強調該研究有益于保護公共健康,但仍有專家認為此時重啟研究并不合適。
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洛德·梅教授指出,由于這項爭議研究越來越廣為人知,其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風險也在加大,利弊相較,目前重啟實驗并非最好選擇。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理查德·羅伯茨則認為,針對這項研究的公共論證尚不充分,重啟決定并沒有尊重公眾的知情同意權。
目前,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和野鳥間易于傳播,但傳播給人類比較困難,人際間傳播更困難。不過這種病毒很致命,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03年至今,全球已有610人感染過H5N1型禽流感病毒,其中360人死亡。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影響養禽業健康發展的頭號疫病。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報告了2020年9月以來我國H5禽流感病毒的監測和研究成果以及疫苗免疫對新入侵病毒的保護效果。相關研究以......
2022年7月7日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陳化蘭院士團隊在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明了目前在全球肆虐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起源、進化和時......
2022年7月7日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陳化蘭院士團隊在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明了目前在全球肆虐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起源、進化和時......
5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陳化蘭院士團隊在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明了目前在全球肆虐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起源、進化和時空傳播特......
5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陳化蘭院士團隊在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明了目前在全球肆虐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起源、進化和時空傳播特......
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的起源、進化和時空傳播。中國農科院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在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系統闡明了目前在全......
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的起源、進化和時空傳播。中國農科院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在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系統闡明了目前在全......
針對河南省近日發現一例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專家28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宗H3N8禽流感病例屬于個案,暫未發現人傳人情況。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26日通......
2022年3月17日,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鮑倡俊等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NEJM(IF=91)在線發表題為“HumanInfectionwithanAvian-OriginInfluenzaA(H1......
綜合日媒17日報道,日本兵庫縣表示,該縣姬路市一家養雞場的死雞體內,檢測出禽流感病毒。兵庫縣已對此養雞場超15萬只雞進行撲殺處理,并對周邊進行消毒。日本兵庫縣姬路市一家養雞場的死雞體內,檢測出禽流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