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農民盡快適應現代農業灌溉技術,寧夏去年持續擴大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0萬畝,在提高生產效益的同時,實現年節水能力6600萬立方米。
據了解,寧夏現有700多萬畝灌溉農田,農業生產灌溉用水占全區總用水量的90%以上。目前,寧夏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的普及程度還不夠。為逐步改變用水效率低的現狀,預計到2015年,寧夏將把高效節水灌溉面積提高到350萬畝,約占灌溉總面積的45%,逐步實現灌溉水利系數由0.43提高到0.48。
中亞是高度農業化的地區,由于降水稀少,該地區的大部分農田需要灌溉。灌溉對中亞氣候的影響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為此,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馮錦明研究團隊與河南大學博士武利陽合作,對區域模式WRF中的灌溉模......
搭載有精準變量灌溉系統的大型噴灌機正在作業。中國農科院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節水高效灌溉技術與裝備團隊成功研發現代信息感知變量精準灌溉系統,該系統解決了不同作物灌溉模型難以......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印發《“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的通知發改環資〔2021〕151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水利廳、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水務廳(局......
日前,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點擊下載原文),新修訂《標準》從污染防治的系統性出發,強化了污染物控制項目的可操作性,加強《標準》的執行......
2010年和2016年灌溉用水效率對比中國農科院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揭示了中國農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時空格局變化,為我國農業用水區域精準管理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研究成果......
作為世界水稻生產大國,中國以占全球19%的種植面積生產了占全球32%的水稻。目前水稻種植仍然以大水大肥模式為主。大量施肥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稻田氮磷面源污染;同時,在常規淹水灌溉(FI)模式下,水稻灌溉需......
作為世界水稻生產大國,中國以占全球19%的種植面積生產了占全球32%的水稻。目前水稻種植仍然以大水大肥模式為主。大量施肥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稻田氮磷面源污染;同時,在常規淹水灌溉(FI)模式下,水稻灌溉需......
12日,寧夏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發布消息稱,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西部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寧夏智慧農業技術研發集成應用推廣龍頭企業,日前與埃及阿斯旺大學農科院共同建立了埃及第一個......
提高灌溉效率并不一定會帶來農業耗水的減少,政策制定者們可能需要重新審視先行的農業灌溉政策了。日前,來自全球8個國家的7所大學和3家國際研究機構的11名自然科學家與社會科學家共同提出:當灌溉效率增加時,......
每天數十億加侖的淡水被用于灌溉莊稼,但很多水卻因為澆灌已經成熟或即將死亡的莊稼而被浪費。現在,研究人員利用由無人駕駛飛機捕捉的圖像給大麥田繪圖,并由此決定那一排植物最需要水。該團隊將對可見光和紅外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