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便秘和腹瀉
對預防肛周膿腫的形成有重要意義。無論經常便秘還是腹瀉頻作,均可導致肛隱窩炎,引起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大便秘結時,貯于直腸內的糞便易堵塞肛隱窩,引起肛隱窩炎,形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同時,大便干結,擦傷肛管皮膚或肛隱窩,也會引起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而腹瀉日久,時時稀溏,稀便進入肛隱窩,刺激肛隱窩發炎,從而誘發感染。
2.積極防治其他肛門疾病
如肛隱窩炎和肛乳頭炎。采用坐浴、藥栓納肛、口服抗生素或中醫中藥療法,可防止炎癥深入,甚至化膿而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3.及時治療可引起肛周膿腫的全身性疾病
如腸結核、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等。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保持肛門清潔,勤換內褲,堅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門,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5.積極鍛煉身體
增強體質,增進血液循環,加強局部的抗病能力,預防感染。
6.飲食適當調理
飲食不可過分精細,不食刺激性強的食物,這樣有利于大便的排泄。
7.不要久坐濕地
以免肛門部受涼受濕,引起感染。
8.及時專科就診
一旦發生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應及早到正規醫院肛腸專科診治,以防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