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已經證明,一種目前正在研發的用于癌癥治療的穿透大腦的候選藥物可以促進脊髓創傷后受損神經的再生。
該研究使用細胞和動物模型表明,當口服候選藥物AZD1390時,可以阻斷神經細胞對DNA損傷的反應,促進受損神經的再生,從而恢復脊髓損傷后的感覺和運動功能。伯明翰大學的這項研究于2022年7月12日發表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
就在幾周前,該研究團隊剛剛證明了一種不同的試驗性藥物(AZD1236)可以通過阻斷炎癥反應來減少脊髓損傷后的損傷。這兩項研究都得到了阿斯利康開放創新計劃的支持,該計劃與科學界共享化合物、工具、技術和專業知識,以推進藥物的發現和開發。
阿斯利康也在研究AZD1390抑制ATM依賴的信號傳導和修復DNA雙鏈斷裂(DSBs)的能力,這一過程使癌細胞更容易接受放療。DNA損傷,例如基因組中的dsb,在許多常見的癌癥中發生,也在脊髓損傷后發生,觸發DNA損傷反應系統(DDR)。
該大學炎癥與衰老研究所的Zubair Ahmed教授和癌癥與基因組科學研究所的Richard Tuxworth博士假設,持續激活該系統可能會阻止脊髓損傷的恢復,而阻斷它可以促進神經修復和損傷后的功能恢復。
他們最初的研究發現,AZD1390刺激了培養中的神經細胞生長,并抑制了ATM蛋白激酶途徑——一種調節對DNA損傷反應的關鍵生化途徑。
然后,科學家們使用動物模型來研究AZD1390在脊髓損傷后的作用。在這里,他們表明口服AZD1390導致ATM蛋白激酶途徑的顯著抑制,損傷部位以外的神經再生,以及這些神經在損傷部位傳遞電信號的能力。
Ahmed教授說:“這是脊髓損傷研究的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幾種不同的試驗性藥物被確定為脊髓損傷的潛在治療方法。尤其讓我們興奮的是,AZD1390可以口服,并達到損傷部位的足夠數量,以促進神經再生和恢復失去的功能。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AZD1390處理過的動物在受傷4周內,感覺和運動功能有顯著的恢復,與未受傷的動物沒有區別。”
Tuxworth博士補充說:“這項早期研究表明,AZD1390可以用于改變生活狀況的治療。此外,重新利用這種現有的試驗性藥物可能意味著我們可以比從零開始開發一種新藥更快地進入臨床。”
伯明翰大學企業學院已經提交了一項ZL申請,涉及AZD1390等化合物抑制ATM/Chk2 DNA損傷反應通路,這可能是促進神經修復的一種潛在治療策略。
由于成年哺乳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再生能力非常有限,脊髓損傷(SCI)造成的傷害大多不可逆,往往導致永久性的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盡管SCI的病程發展可以持續數月至數年,但最主要、最劇烈的改變則發......
7月18日,《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方燕姍團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彭廣敦團隊和暨南大學副研究員李昂團隊合作最......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在脊髓損傷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通過開源項目TabulaeParalytica,團隊將尖端的細胞和分子圖譜技術與人工智能(AI)相結合,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繪制出了脊髓損傷后每......
科技日報北京5月13日電 (記者張夢然)脊髓損傷可導致嚴重的殘疾。現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用包裹脊髓的微型柔性電子設備,成功記錄了大腦和脊髓間的神經信號。這一設備首次實現360度安全記錄信......
目前,促進脊髓損傷后功能恢復的有效治療手段仍十分有限。同時,脊髓損傷會引起多種病理事件,如何同時針對不同機制的脊髓損傷進行微創治療仍然充滿挑戰。浙江大學研究團隊于近日開發了一種智能納米藥物,能夠高效且......
“脊髓損傷雖不像其他急性疾病,發病后有較高的致死率,但其致殘率較高,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截癱或四肢癱瘓,比如肢體運動障礙、大小便失禁及其他并發癥,持續終生,嚴重影響生活。”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在......
脊髓損傷(SCI)發生后,由于損傷微環境的動態和復雜性,導致受損部位神經存活和組織再生困難。其中,氧化應激和炎癥形成多個正反饋調節信號網絡,在損傷后占主導地位,成為外在神經損傷環境的標志。SCI通過各......
脊髓損傷(SCI)是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創傷性疾病。損傷后大腦和周圍器官之間的神經連接中斷,導致損傷節段以下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負擔。SCI的臨床治療方式......
脊髓損傷是脊柱損傷最嚴重的并發癥,常會導致嚴重和永久性的殘疾,并且幾乎沒有自我修復能力,目前也沒有可以觸發脊髓再生的治療方法。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Bioactiv......
脊髓損傷是脊柱損傷最嚴重的并發癥,常會導致嚴重和永久性的殘疾,并且幾乎沒有自我修復能力,目前也沒有可以觸發脊髓再生的治療方法。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Bioac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