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有DNA探針和寡核苷酸探針。
探針標記方法有:隨機引物標記、切口平移法、末端標記法。
切口平移是切口產生3'羥基和5'磷酸基團,DNA延伸合成3'端,5'端被小片段降解,缺口位點沿著雙鏈向3'端移動,是在體外向DNA分子引入放射性標記核苷酸的技術。
隨機引物合成是使寡核苷酸引物與DNA模板結合,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探針。
末端標記法通過末端脫氧核糖核苷酸轉移酶催化標記的dNTP加到單鏈或雙鏈DNA的3,末端上。
探針合成的注意事項
①合成探針的長短,一般在20~50個核苷酸之間。合成過長成本高,且易出現聚合酶合成錯誤,雜交時間長,合成太短則特異性下降。
②堿基組成G-C應含40%~60%,一種堿基連續重復不超過4個,以免非特異性雜交產生。
③探針自身序列內應無互補區域,以免產生“發夾”結構,影響雜交。
總之,一個好的探針最終要在實踐中才能加以確認。
圖“神經卷軸”探針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188101、219720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段小潔研究員團隊發揮腦科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物質科學交叉背景的優勢,在高通道植入式神經電極研制方......
4月27日,隨著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像的正式發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袁為民一直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這顆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多個國際團隊參與研制的空間科學衛星不負眾望,成功“抓拍”到......
國家天文臺EP衛星實驗隊部分成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合影。國家天文臺供圖近日,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任務發布了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像。包括銀河系中心的觀測圖像、暫現源圖像、蟹狀星云觀測圖像、梅西耶87(......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草畜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中心在國際期刊《配位化學評論》(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在線發表用于金屬離子檢測的硫屬元素熒光探針研究最新進展的綜......
4月27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空間科學論壇在京召開。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實施的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任務發布了第一批在軌探測圖像。衛星搭載了國際首臺寬視場X射線成像望遠鏡(WXT)和1臺后隨......
4月27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空間科學論壇在京召開。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實施的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任務發布了第一批在軌探測圖像。愛因斯坦探針(EinsteinProbe,簡稱EP)衛星是中......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黃河、柳紅合作,研究設計合成了一種含有吡啶甲醛片段的可斷裂分子探針2PCA-Probe,可實現對蛋白質N-端的深度富集檢測。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蛋白質水解是一......
日前,由北京大學牽頭建設的分子影像與醫學診療探針創新平臺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該項目將實現全生物體尺度成像模態融合,補齊國家生物醫學成像大科學裝置的功能短板和最后一塊“拼圖”,計劃2026年驗收投入運行......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蔣長龍團隊在氨基甲酸酯農藥和有機磷農藥殘留分析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設計制備了兩種高效的比率熒光納米探針,并結合智能手機的顏色識別器,實現對食品......
更精準地實現人體器官和病灶部位無損害可視化,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5月10日,在復旦大學慶祝建校118周年系列學術報告中,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上海市生物醫學檢測試劑工程中心主任張凡以《透視人體健康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