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立足全國水庫運行管理現狀,注重近期和遠期目標的有機銜接,分別提出2021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底3個時間節點主要工作目標。到2021年底,完成2021年底前到達安全鑒定期限和瑪多地震后應專門鑒定水庫(水電站)的安全鑒定任務,實施2020年已鑒定為“三類壩”病險水庫和震損水庫(水電站)的除險加固;到2022年底,完成2025年底前到安全鑒定期限水庫(水電站)的安全鑒定任務,優先對病險程度較高、防洪任務較重的水庫(水電站)實施除險加固,完成2020年及以前實施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竣工驗收,加快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安全監測設施建設;到2025年底,完成經鑒定后新增病險水庫(水電站)的除險加固任務,健全水庫運行管護長效機制,全面落實水庫管護主體、人員和經費,實現水庫(水電站)運行管理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
同時,《方案》從分類完善支持政策、加快實施水庫除險加固、加強水庫運行管護、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4個方面確定了13條工作保障措施。支持政策方面,提出健全管護制度規范、落實除險加固資金、落實運行管護資金3條保障措施;水庫除險加固方面,提出做好水庫常規安全鑒定、開展瑪多地震后水庫專門安全鑒定等報廢5條保障措施;水庫運行管護方面,提出健全運行管護機制、建立運行管護制度、開展標準化示范創建3條保障措施;信息化管理能力方面,提出完善風險監測預警設施、建設水庫信息化管理平臺2條保障措施。(湖南圣凱安環保科技趙經理133..975...32...9...97)
圣凱安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系統解決以往水庫監測不利、故障排查不便、時間反饋不及時等弊端,依托物聯網、傳感、無線通信、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采用無線遙測終端+云模式,實現水庫水位、雨量、壩堤安全、現場圖像視頻等數據自動采集、無線傳輸,遠程實時監測。方案具備數據處理系統、數據監測系統、預警告警系統、設備監控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全方位智能化精準監測,保證水庫安全運行。
近年來,在習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總方針指導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庫信息化建設工作,加大智慧水利建設力度。
2021年4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21〕8號),明確“十四五”期間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
2021年10月,水利部發布《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推進和規范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提升水庫信息化管理水平,為落實水庫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提供技術支撐,保障水庫安全運行。
計訊物聯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方案功能
水位監測:水位、水雨量、流量;
變形監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縫位移;
滲流監測:滲流壓力、滲流量;
滲流水質監測:透明度、含沙量,水溫;
按照標準水文協議,自動定時上報到省、市、縣三級水利監管平臺;
監測預警:閾值設置,異常數據告警提示,迅速反應提高效率;
設備監控:現場設備遠程監控、配置維護。
智慧云平臺;
客戶合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