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干細胞最顯著的是慢周期性(slow cycling)、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對基底膜的粘附。
①慢周期性在體內表現為標記滯留細胞(label-retaining cell)的存在,即在新生動物細胞分裂活躍時參入氚標的胸苷,由于干細胞分裂緩慢,因而可長期探測到放射活性,如小鼠表皮干細胞的標記滯留可長達2年。表皮干細胞慢周期性的特點足以保證其較強的增殖潛能和減少DNA復制錯誤;
②表皮干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表現為在離體培養時細胞呈克隆性生長,如連續傳代培養,細胞可進行140次分裂,即可產生1×1040個子代細胞;
③對基底膜的黏附,其主要通過表達整合素來實現黏附過程,而且不同的整合素作為受體分子與基底膜各種成分相應的配體結合。
表皮干細胞對基底膜的黏附是維持其自身特性的基本條件,也是誘導干細胞脫離干細胞群落,進入分化周期的重要調控機制之一。此外,體外分離、純化表皮干細胞也是利用干細胞對細胞外基質的黏附性來進行的。
毛囊干細胞最重要的特點之一也是慢周期性,而且可以有無限多次細胞周期。一個完整的毛囊周期要經過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在毛囊生長期時,位于隆突部的細胞可快速增殖,產生基質細胞,進而分化出髓質、皮質和毛小皮等。
而后,毛基質細胞突然停止增殖,進入退化期。最后毛乳頭被結締組織鞘遷拉,定位于毛囊底部,在毛囊處于休止期時,通過毛乳頭上移,使毛囊進入下一個循環。
盡管已經在皮膚表皮、毛囊中發現有干細胞的存在,但目前一些研究學者對確定皮膚干細胞的最終來源仍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