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頂端為20納米的原子力顯微鏡(AFM),基于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電解質,利用直流電測量了顯微鏡在循環過程中頂端高度的變化,以分析鋰微粒的上升,從而探究電池的可逆性。他們觀測到了鋰微粒的局部可逆性——當最小的微粒形成時,可逆程度達到了最高水平。研究人員發現,頂端高度的新增和下降都與電流的變化相關。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制造出具有活躍陽極的納米電池,鋰空氣電池的可逆性有望在未來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