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9-06 03:09 原文鏈接: 一流科技期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發展科技期刊不僅是科技期刊同仁的工作,也是科技共同體尤其是高端戰略科學家的工作,更是我國科技事業的重要工作之一。未來我國科技期刊會不斷跟隨國家科技實力前進的步伐,站在世界前列。”在8月25日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高端對話環節,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光機所)黨委書記、《光學學報》副主編邵建達表示。

      在高端對話環節,與會嘉賓從一流科技期刊助力科技創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探討、對話。

      “激光”專業研究所的辦刊之道

      上海光機所是第一個激光專業研究所,面向國家在聚變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的重大戰略需求,最早開展激光慣性聚變研究,依托該方向創辦的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PL)期刊迅速得到國際認可和關注。

      邵建達介紹,近年來,上海光機所共創辦9種光學期刊,期刊特色定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學術質量快速提升。其中,4種英文期刊全部被SCI收錄,3種中文半月刊全部被ESCI收錄,2022年創辦2本英文新刊,共5種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并多次榮獲“中國百強報刊”“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等榮譽。

      在今年6月28日,科睿唯安發布最新的《期刊引證報告》,上海光機所主辦、中國激光雜志社出版的4種期刊Advanced Photonics(AP)、Photonics Research(PR)、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PL)、Chinese Optics Letters (COL)均獲得最新影響因子,分別為13.582、7.254、5.943、2.560,中國激光雜志社的英文期刊影響力和綜合出版實力居國內出版機構前列。

      邵建達還倡導多種辦刊模式共存,鼓勵有實力的期刊集群化辦刊,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出版集團。“我希望科技期刊基業常青。新刊要辦,內涵更加重要。相比中國的科研實力,中國的科技期刊實力遠遠不夠,客觀上造成了優秀研究成果外流。要改變這種局面,做大做強中國期刊是唯一的選擇,需要更多英文期刊支撐中國科技發展。”

      邵建達表示,科技期刊是信息交流的平臺,只要期刊論文經過同行嚴格評審,就能抑制學術不端并營造良好學術生態氛圍。從光學界學術角度看,某個領域出稿率突然增長,在這個領域的期刊就需審核更加嚴格、要求更加規范。

      在談到推進我國科技期刊向集群化、國際化、精品化發展的舉措時,他指出,只有舉國體制、大項目牽引,才能讓我們的科技期刊真正變成“航母”,和國外競爭“打擂臺”。

      營造學術創新生態

      “學術生態建設是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的重要舉措,事關學術系統的良性運轉和科學研究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科技人才隊伍,急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術生態,推進科技工作走向包容性發展。”如何重視營造學術創新生態,這是安徽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守國重點探討和著力攻克的問題。

      王守國詳細列舉了學術浮躁、學術失范、學術不端、學術異化、學術腐敗等不良學術生態主要表現形式,以及各自的危害。

      在王守國看來,學術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僅包括學者發表論文,也包括研究機構、學術共同體共同和諧發展,才能共同促進良好學術生態的建成。”

      他提出,除了在政策層面重視營造學術創新生態,還要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建設,不能唯“影響因子”論;要堅持辦刊特色,采取“互聯網+論文”的形式傳播高質量學術成果等。“白紙黑字發出去會跟隨一輩子,所以任何時候對學生論文都應該更嚴格地檢查。”王守國說道。

      架設科技期刊與科技產業的“橋梁”

      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曉東表示,學術界、企業界和科技期刊可以合作建設科研生態,最終促進行業創新。

      對于技術、產業、期刊能夠共同發揮什么作用,陶曉東認為,“傳統認知上,科技期刊發揮兩個作用,一是發布科技成果,二是促進科研人員交流。從科技產業的角度來講,從科技期刊到科技產業,最直接的是成果轉化。科技期刊發布最新科研成果,轉化成產業應用,在產業實踐過程中,再提出相關科研問題,激發科研進展從而解決問題,促進科技期刊和科研產業的聯動循環及行業發展。”

      新技術是如何促進科技期刊和科技產業之間合作的?陶曉東介紹,人工智能有3個發展階段,從運算智能到感知智能再到認知智能階段,而認知智能技術的進步是架設科技期刊和科技產業橋梁重要的技術手段。

    相關文章

    100人入選!期刊卓越行動高水平辦刊優秀人才名單公布

    12月15日,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優秀人才案例遴選匯編項目入選案例公布,共100人入選。其中優秀期刊管理人案例、優秀主編案例、優秀編委案例、優秀編輯案例、優秀......

    中國SCI期刊增速不及中國作者發文增速

    11月29至30日,第十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第八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入選論文,以及“優秀科普期刊”......

    《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發布,5163種期刊,技術科學類占44.01%

    11月29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南京開幕。論壇上,《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發布。《藍皮書》是首部記錄和反映中國科技期刊發展歷程的年度報......

    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優秀人才案例公示

    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優秀人才案例遴選匯編項目擬入選案例公示各有關單位:按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現對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

    5人被授予“上海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

    頒獎儀式現場 上海市科協供圖為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加強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培育建設,打造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上海市科協主......

    2023年山西省科技期刊能力提升項目評選結果公布

    關于2023年度山西省科技期刊能力提升項目評選結果的公示各有關單位:為加快一流科技期刊建設,提升省級科技期刊的辦刊能力,培育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省內優秀科技期刊,根據《關于開展2023年度山西省科技......

    50個!2023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擬入選項目

    根據《關于申報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的通知》(科協創函刊字〔2023〕48號),按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評審細則》,經項目申報、資格審查、答辯評審,評選出擬入選項目共......

    我國科技期刊超5000種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

    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2)》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科技期刊總量已達5071種,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科技期刊體現著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科技強國建設離不開一流科技期刊的......

    第六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召開,加強青年編輯人才建設

    第六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編輯角色的多元化和青年人才培養”分論壇在西安舉辦。這是世界科技期刊論壇首次設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人才建設主題分論壇,聚焦青年編輯人才的核心素養和職業生涯規劃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研討......

    中國科協:2023年科技期刊項目開始申報

    關于申報2023年科技期刊項目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服務促進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設置相關科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