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比核裂變更大
(2)無高端核廢料,可不對環境構成大的污染
(3)燃料供應充足,地球上重氫有10萬億噸(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而30毫克氘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于300升汽油)
核聚變能利用的燃料是氘(D)和氚。氘在海水中大量存在。海水中大約每6500個氫原子中就有一個氘原子,海水中氘的總量約45萬億噸。每升海水中所含的氘完全聚變所釋放的聚變能相當于300升汽油燃料的能量。按世界消耗的能量計算,海水中氘的聚變能可用幾百億年。氚可以由鋰制造。鋰主要有鋰-6和鋰-7兩種同位素。鋰-6吸收一個熱中子后,可以變成氚并放出能量。鋰-7要吸收快中子才能變成氚。地球上鋰的儲量雖比氘少得多,也有兩千多億噸。用它來制造氚,足夠用到人類使用氘、氘聚變的年代。因此,核聚變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在可以預見的地球上人類生存的時間內,水的氘,足以滿足人類未來幾十億年對能源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球上的聚變燃料,對于滿足未來的需要說來,是無限豐富的,聚變能源的開發,將“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的能源需要。六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已在這方面為人類展現出美好的前景。
氘是相當豐富的氫同位素,在海洋中每6500個氫原子就有1個氘原子,這意味著海洋是極大量氘的潛在來源。僅在1L海水中就有1.03×10^22個氘原子,就是說每1Km3海水中氘原子所具有的潛在能量相當于燃燒13600億桶原油的能量,這個數字約為地球上蘊藏的石油總儲量。經過計算,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進行核聚變放出的能量相當于300升汽油燃燒釋放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