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如何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在數字經濟建設和發展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產權人才?9月19日,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22年中國暑期學校開班儀式后,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戚湧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要從3個方面加快制定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產權制度,從4個方面培養知識產權人才的素養和技能。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在戚湧看來,數字經濟對知識產權提出了一些新需求。“十四五”規劃強調,要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除了開源,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元宇宙不斷發展的web3.0時代,一些新技術都需要我們不斷加大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和運用。”
戚湧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前,要完善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亟須從3個方面著手,“一是在數字產業化領域,要考慮如何對數字新技術進行知識產權的創造和保護;二是在產業數字化領域,轉型升級和智改數轉等方面也將遇到很多知識產權保護的挑戰;三是在數據治理領域,如何加強數據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知識產權管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WIPO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在開班儀式中表示,WIPO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用創新支持知識產權的保護,在未來的知識產權體系中提供更加高效、及時、精準的知識產權服務。
當前我國的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而知識產權人才是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關鍵保障。
“知識產權人才是發展知識產權事業和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最基礎、最核心、最關鍵的要素。”國家知識產權局人事司一級巡視員曹紅英在講話中表示,我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新設了知識產權專業學位、增設了知識產權專業職稱,知識產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人才隊伍達到了69萬人,預計2025年將超過100萬人。
“但我國知識產權人才還存在較大缺口。”戚湧表示,在發達國家,知識產權人才在科技人才中的占比達5%以上。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9100萬科技工作者,這意味著我國還需要300萬—400萬的知識產權人才。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未來的知識產權人才要懂科技、知法律、善經管,還要能面對一些新的知識產權模式的挑戰。”戚湧說。
此期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南京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暑期學校,就是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培養、推動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的一次生動實踐。授課講師中,有歐美發達國家和中國知識產權行業的頂尖專家和知名學者,他們將在兩周內,圍繞“數字經濟與知識產權”相關主題開展線上線下教學。來自中國、韓國、印度、伊朗、菲律賓、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8個國家的高校學生和知識產權從業人員共130人參與此次學習。
進入新時代,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是創新的法治保障。伴隨著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尤其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和強國戰略實施之后,各種知識產權智庫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盡管當前知識產權智庫發展勢頭迅猛......
近年來國家對于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支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規劃方案。從區域層面看,有關部門也啟動了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國家試點工程建設試點。但是,當下我國醫藥大數據資源廣泛分布......
據報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運行有關情況。自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成立以來,截至2023年12月31......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確定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示范城市、強縣建設試點示范縣的通知》,確定廣東省珠海市等4個城市、廣州市番禺區等11個縣區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城市和縣......
11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對第一屆浙江省知識產權獎獲獎單位進行了表彰,專利“一種低損耗納米晶軟磁合金的制備方法”獲發明專利一等獎,是寧波市唯一獲得該類獎項的專利。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知識產權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3〕4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知識產權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2023年度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名單。國儀量子憑借卓越的研發創新能力和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成功入選。圖片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是國家給予企業知識產......
據國家認監委官網消息,國家認監委、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關于《企業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要求》國家標準換版有關工作要求的公告,新版標準轉換過渡期為2年,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2023年度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名單,確定41家機構為國家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廣東共有2個單位上榜,其中河源市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成功入選,成為該市首家國家......
近日,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進園區”培訓活動在佛山市南海區舉行。本次活動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其中南海區內企業高管及知識產權工作負責人近50人線下培訓。佛山市南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