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曾研制室溫超導體。圖片來源:MIKE BRADLEY/BIGSLIDE
2020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 Dias和同事在《自然》發表了一篇轟動性的封面文章。他們聲稱已經發現了一種室溫超導體——這種材料可以在接近室溫的高壓條件下實現超導。
盡管它只是在極端壓力下鍛造的碳、硫和氫的微粒,但人們希望有一天這種材料會產生各種變體,為核磁共振成像儀、磁懸浮鐵路、原子加速器和核聚變反應堆等提供無損電網和廉價磁。
然而,這一希望正在破滅。據《科學》報道,《自然》于9月26日撤回了該研究論文,并稱其他科學家在過去兩年提出的數據問題削弱了Dias團隊所聲稱的超導性兩個關鍵跡象之一的可信度。
佛羅里達大學實驗凝聚態物理學家James Hamlin說:“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相關結果有很多疑問。”長期批評該研究的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理論物理學家Jorge Hirsch則稱,撤回論文還不夠。他認為這掩蓋了科學不端行為的證據。
“我認為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Hirsch說,“你不能就這樣了事,說‘哦,這是意見分歧’。”
此次撤稿非同尋常,因為《自然》的編輯不顧這篇論文所有9名作者的反對,作出了這一決定。
Dias對此表示:“我們堅持自己的工作,它已通過實驗和理論驗證。”資深合作者、內華達大學物理學家Ashkan Salamat稱,對《自然》編輯委員會的決定感到困惑和失望。
2015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實驗物理學家Mikhail Eremets及同事報告了第一個超導氫化物——氫和硫的混合物。一些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在混合物中添加第三種元素會帶來一個新的變量,能夠接近環境壓力或室溫。
2020年,Dias和同事添加了碳,在金剛石砧座中粉碎混合物,并用激光加熱,以產生一種新物質。他們在《自然》上宣稱在267GPa、287K(近15℃)的條件下實現了碳硫氫體系超導,但很快受到質疑。
為了回應一些批評,Dias和Salamat于2021年在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發布了一篇論文,其中包含一些原始的敏感性數據。“它提出的問題比回答的更多。”康奈爾大學量子材料物理學家Brad Ramshaw表示,“從原始數據到發布數據的過程非常不透明。”
“我認為,(Dias和Salamat提供的一些公開數據)是捏造的。”Hirsch說。他同時指出,其與2009年《物理評論快報》一篇論文中的數據存在可疑的相似之處。該研究與這次《自然》論文的一位作者相同,但由于磁化率數據不準確,已于去年被撤回。
Eremets認為,Dias團隊不愿意透露更多的研究細節,并稱自己至少嘗試重復了6次實驗,但都失敗了。Salamat則表示,歡迎來他們的實驗室觀察,“我們是開放的”。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03/t20230307_6689562.html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創新特區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68.shtm3月7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獲悉,2月底,新疆天文臺南山觀測站1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67.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66.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65.shtm在四川農業大學(以下簡稱四川農大)草業科技學院的實驗室里,種著許多看似普通的小草,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61.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59.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53.shtm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作為教育界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47.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46.shtm自主閱讀海量文獻汲取前人智慧,制定實驗方案,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完成實驗全流程,思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