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詳詢妊產史。末次妊娠若為葡萄胎者,在良性葡萄胎排出后1年以內發生病變者,惡性葡萄胎可能性大;超出1年者或末次妊娠為足月產或流產而此次發生滋養細胞疾病者,多為絨癌。
2.病史中常有陰道出血、咳嗽、咯血、頭痛以及視力障礙等神經系統癥狀。
3.婦科檢查有子宮增大、變軟、壓痛、宮旁腫塊和陰道轉移結節等。
4.尿和血中的HCG逐步升高。
5.如有轉移,肺部X線攝片可見棉團樣陰影。
6.診斷性刮宮:如刮出水皰,不能鑒別良惡性,需觀察血HCG的變化。如刮出組織為絨毛組織則有診斷意義,鏡下找不到完整的絨毛,可見增生的滋養葉細胞侵犯子宮肌層及血管,伴有大片壞死及出血,結合病史可診斷為絨癌。
7.有神經系統癥狀者,如一過性腦缺血癥狀(跌倒、失明、失語),或頭痛、嘔吐、偏癱抽搐等癥狀。應行眼底、腦電圖及CT掃描檢查。
8.疑有肝、腎轉移者,如有肝區痛,肝脾腫大,黃疸等及腎腫大,血尿等應行肝、腎B超及CT檢查。
9.臨床分期。Ⅰ期:病灶局限于子宮。Ⅱ期:近處轉移;ⅡA期:轉移至宮旁或附件;ⅡB期:陰道轉移。Ⅲ期:肺轉移。ⅢA期:單個轉移,直徑不超過3cm,或多發轉移總面積不超過一側肺之一半;ⅢB期:肺轉移超過ⅢA期范圍。Ⅳ期:全身廣泛轉移:如腦、肝、腎、腸、皮膚等處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