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動免疫治療
腫瘤主動免疫治療的概念不同于傳統免疫疫苗的概念。它不主要用于腫瘤預防,而是向體內注射特異性抗原腫瘤疫苗,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腫瘤免疫,從而治療腫瘤,防止腫瘤轉移。以及復發目的。常用的腫瘤疫苗包括以下類別:腫瘤細胞疫苗、腫瘤抗原疫苗、病毒疫苗、抗獨特性疫苗和DNA疫苗。
2、免疫導向治療
免疫導向治療是將細胞毒性殺傷因子與單克隆抗體偶聯,制成生物導彈,利用單克隆抗體的特性特異性結合腫瘤抗原,將殺傷因子導向腫瘤病灶,殺死腫瘤細胞。常用的殺傷因子有:放射性核素、抗腫瘤藥物、毒素。其中,放射性核素易于使用、易于標記、易于成像和定量檢測,并能破壞未被單克隆抗體結合的相鄰腫瘤細胞,因此使用最多。未來,應努力開發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或人源化鼠單克隆抗體,以減少或避免重復使用鼠單克隆抗體引起的副作用。
3、過繼免疫治療
過繼性腫瘤免疫治療是用激活劑如IL-2、抗CD3單克隆抗體和特異性多肽在體外誘導、激活和擴增自身或異基因抗腫瘤效應細胞的前體細胞,然后將其轉移至腫瘤。患者,提高患者的抗腫瘤免疫力,以達到治療和預防復發的目的。常見的免疫效應細胞有:①LAK細胞:用高濃度IL-2激活患者自體或正常供體的外周血單核細胞;②TIL細胞:從切除的腫瘤組織或癌性胸腹水中分離淋巴細胞,并在體外進行治療。IL-2誘導活化和擴張;③CD3AK細胞:用補充有低劑量IL-2的抗CD3單克隆抗體激活外周血單核細胞;④CTL細胞:用特異性多肽抗原體外誘導CTL克隆。
4、細胞因子治療
這種治療最近通過生產高度純化或重組細胞因子實現。細胞因子治療的原理是,某些細胞因子在注射到體內后可以調節和增強一個或多個免疫細胞的功能,并發揮更強的抗腫瘤免疫功能。目前臨床常用的細胞因子包括IL-2、TNF、IFN和CSF。
5、基因治療
腫瘤的基因治療不同于其他治療方法。其原理是克隆某些可用于腫瘤治療的靶基因,在體外將靶基因轉染到受體細胞中,然后再將其重新注入體內,或直接將靶基因注射到體內,制成靶基因。該基因在體內有效表達,增強體內抗腫瘤效果或改善腫瘤微環境以增強抗腫瘤免疫。目前常用的抗腫瘤基因治療靶基因包括:細胞因子基因、腫瘤抗原基因、MHC基因、共刺激分子基因、腫瘤自殺基因、腫瘤抑制基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