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0-26 16:31 原文鏈接: 模擬海洋微生物生態系統創建仿生海洋電池

      生物光伏是一種綠色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合成微生物組正逐漸成為生物光伏新的發展形式。具有光電轉化功能的海洋微生物生態系統,可以視為一個由太陽能充電的“海洋電池”。位于水柱層透光區的光合微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固定二氧化碳,把電子存儲到有機質中;位于沉積層的兩類異養微生物(初級分解者和終端消費者)將有機質逐級降解并最終完全氧化。初級分解者負責將復雜有機質分解為簡單有機化合物,終端消費者負責將簡單有機化合物完全氧化,釋放出電子用于氮﹑鐵﹑錳﹑硫等元素的生物還原過程。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A miniaturized bionic ocean-battery mimicking the structure of marine microbial ecosystem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受海洋電池啟發,通過模擬海洋微生物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設計制造了一個由藍藻(初級生產者)﹑大腸桿菌(初級分解者)﹑希瓦氏菌和地桿菌(終端消費者)組成的四菌生物光伏系統。

      研究人員證明了由四菌微生物組構成的生物光伏系統具有最小的系統內阻﹑最高的功率密度和最穩定的電流輸出;進一步開發了一種導電水凝膠作為模擬沉積層的厭氧基質,將大腸桿菌﹑希瓦氏菌和地桿菌三種需要厭氧環境的微生物封裝到導電水凝膠中,形成人工沉積層;在人工沉積層上培養藍藻,形成人工水柱層;將人工沉積層與人工水柱層組裝在一起,最終制造出一體化生物光伏系統,可以直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穩定運行1個月以上。該生物光伏系統模擬了海洋電池的基本物理結構和生態結構,但時空尺度顯著壓縮,可以視為一個小型化的仿生海洋電池,將生物光伏效率提高到新的水平。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358-x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

    長春光機所攜手長光辰英,實現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重大突破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備團隊與長光辰英工程化團隊負責研制的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子課題——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完成結題驗收工作。深海蘊含著豐富、鮮為人知的......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海南研究院正式揭牌!

    1月9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海南研究院揭牌儀式暨第一屆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術論壇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舉行。海南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國梁,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華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三亞市人民政府黨組......

    非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研究新成果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費強教授團隊聯合湖北大學楊世輝教授團隊圍繞非糧基平臺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制造,以非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為研究對象,構建了酶約束的高精度全基因組代謝網絡模型,提出了“主流代謝途徑弱化中間底盤......

    他們為我國首顆海洋鹽度探測衛星裝上“利器”

    人人都知道海水是咸的,那么在覆蓋占地球面積70%的海洋里,不同位置的海水會一樣咸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遙感衛星去“看”。然而,這件說起來簡單的事,卻困擾了科技界很多年。11月14日,我......

    親密社交將共享更多微生物

    分享美食、親吻臉頰,這些社交行為將人們聚集在一起,也將他們的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一項11月20日發表于《自然》的研究表明,即使不屬于同一個家庭,但人們互動越多,其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就越相似。該研究還發現......

    超1650萬元!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多批次中標揭曉

    近期,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建設項目多批次中標結果公布,共4批次,總中標金額超1650萬元,中標產品包括微生物質譜鑒定系統、DNA測序儀、液滴微流控細胞分選儀、高靈敏微生物分選儀等儀器設備。項目名稱......

    煙臺海岸帶所在海洋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土壤改良應用方面獲進展

    隨著全球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每年會產生大量海藻、牡蠣殼等廢棄物。而這些廢棄物通常被堆放在垃圾填埋場、近海灘涂或直接丟棄到海洋中,對土壤、自然水域及海洋生態系統帶來環境影響。為促進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預警信息海洋發布手段覆蓋率達85%

    11月13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氣象部門陸海融合的數字化網格預報業務體系、海洋氣象服務業務體系初步構建,圍繞我國責任海區和近海海域的臺風、冷空氣、大風、海霧、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提供監測預報預警評......

    微生物量生長率氣候梯度變化如何影響土壤C循環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發表于《微生物系統》(mSy......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