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Nicholson-Weller等證實的分子量為70kDa的膜DAF外,Kinoshita等(1987)用Westernblotting在人紅細胞表面還檢出分子量為140kDa的一種膜DAF,稱其為DAF-2。DAF-2在膜上的數目不足70kDa膜DAF的1/10,但也有促進C3b轉化酶衰變的活性,也含有GPI錨結構。由于DAF-2的分子量較70kDa的膜DAF大一倍,提示其為膜DAF的二聚體,但用二巰基乙醇或以SDS使基變性,都不能將DAF-2裂解成兩個成分,故DAF-2的精確結構仍有待進一步闡明。另外,近年應用兩位點RIA測定法,在血漿、尿液、淚液、唾液、滑膜液和腦脊液,以及組織培養上清中均檢出可溶性的DAF(sDAF),水平的40-400ng/ml范圍。并發現尿液中的sDAF分子量略低于紅細胞上膜DAF的分子量,疏水性也較膜DAF小,其抑制細胞表面C3轉化酶內在裝配的活性較膜DAF約低100倍,但仍具有促進已形成的C3轉化酶衰變的作用,效能類似于C4bp。
膜DAF廣泛分布于各種血細胞及其他各處的細胞上,包括紅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T、B)、血小板、骨髓單個核細胞、紅細胞的始祖細胞,角膜、結合膜、消化道粘膜、外分泌腺、腎小管、膀胱、子宮粘膜、胞膜、心包及滑膜的上皮細胞,精子,以及培養的臍靜脈內皮細胞上。但NK細胞上則缺如。陣發性血紅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hlobulinuria,PNH)病人的紅細胞上也缺少DAF,并以缺乏程度將該病分為三個型。PNH病人的紅細胞對補體介導的溶血作用高度敏感,就是由于紅細胞上缺乏DAF及基它含GPI錨的分子而引起的。DAF帶有Cromer抗原。極少數稱之為Inaba或IFC缺乏的Cromer相關抗原的個體也缺乏D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