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和非晶體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主要是由于它的微觀結構不同。
組成晶體的微粒——原子是對稱排列的,形成很規則的幾何空間點陣;
空間點陣排列成不同的形狀,就在宏觀上呈現為晶體不同的獨特幾何形狀;
組成點陣的各個原子之間,都相互作用著,它們的作用主要是靜電力;
對每一個原子來說,其他原子對它作用的總效果,使它們都處在勢能最低的狀態,因此很穩定,宏觀上就表現為形狀固定,且不易改變;
晶體內部原子有規則的排列,引起了晶體各向不同的物理性質;
如果外力沿平行晶面的方向作用,則晶體就很容易滑動(變形),這種變形還不易恢復,稱為晶體的范性;
從這里可以看出沿晶面的方向,其彈性限度小,只要稍加力,就超出了其彈性限度,使其不能復原,而沿其他方向則彈性限度很大,能承受較大的壓力、拉力而仍滿足虎克定律;
當晶體吸收熱量時,由于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疏密不同,間距不同,吸收的熱量多少也不同,于是表現為有不同的傳熱系數和膨脹系數。 而非晶體一般沒有這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