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科學家在內的一個國際團隊,現在已能在外太空測試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他們通過檢查來自太空和地面望遠鏡的新數據來做到這一點,這些望遠鏡精確測量了宇宙膨脹以及遙遠星系的形狀和分布。該研究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探討了修改廣義相對論是否有助于解決宇宙學標準模型面臨的一些開放性問題。
宇宙學標準模型基于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將引力描述為空間和時間的彎曲或扭曲。雖然愛因斯坦方程已被證明在太陽系中運行良好,但尚未通過觀測證實它們適用于整個宇宙。
樸茨茅斯大學宇宙學與引力研究所小山和哉教授說:“我們知道宇宙膨脹正在加速,但要使愛因斯坦的理論發揮作用,還需要這個神秘的宇宙學常數。對宇宙膨脹率的不同測量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為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改變了物質和時空之間的關系,并研究了如何限制與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偏差。”他認為結果是有希望的,但離最終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廣義相對論方程可能的修改包含在3個現象學函數中,描述了宇宙的膨脹、引力對光的影響以及對物質的影響。使用貝葉斯推理統計方法,團隊首次同時重建了這3個函數。
小山教授補充道,在過去的5—10年里,已經對這些函數進行了部分重建,但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同時準確地重建這3個函數。“目前的觀測結果已足夠好,可限制與廣義相對論的偏差。但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即使擴展了引力理論,也很難解決標準模型中的這個問題。”
但一個令人興奮的前景是,幾年后研究人員將獲得更多來自新探測器的數據。這意味著他們將能繼續優化與廣義相對論的相關問題。一些即將到來的天文學任務也將提供對宇宙中聚集物質,也就是天文學家所稱的大尺度結構的高度準確3D地圖,這是觀察遠距離引力的必經路徑。
包括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科學家在內的一個國際團隊,現在已能在外太空測試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他們通過檢查來自太空和地面望遠鏡的新數據來做到這一點,這些望遠鏡精確測量了宇宙膨脹以及遙遠星系的形狀和分布。該研究......
歷時16年,廣義相對論通過迄今最嚴苛測試!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X》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分析了2003年至2019年間遍布世界多處的7臺不同射電望遠鏡對雙脈沖星系統的觀測結果,證明了廣義......
4月10日,整個物理學界陷入一場集體狂歡中——位于全球各地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的首張黑洞特寫照片終于面世,這張照片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拉開了黑洞天文學新時代的序幕。盡管如此,據美國趣味......
每日科學網11月7日消息稱,天體物理學家測量到人類已知的來自遙遠天體迸發的最高能量。該天體是一種相對論性噴流指向地球的“超活躍分子”,對其成功測量不但打開了一個研究宇宙中最高能量放射源的窗口,還將重新......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岳良,打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關于廣義坐標變換不變假設的局限,不再從推廣狹義相對論和坐標時空幾何的途徑來構建量子引力理論,而是基于量子場論和對稱原理......
伽利略GPS衛星被意外發射到錯誤軌道上的兩顆人造衛星將改變用途,以便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項預言進行迄今為止最為嚴格的測試。該預言認為距離大質量物體越近,鐘表的轉速就越慢。由歐洲空間局(E......
美國航天局5月4日發布消息稱,該局2004年發射的“引力探測器B”衛星已經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兩項關鍵預測。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是因質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時空彎曲,引力場的存在會改變時空幾何學規則,......
據國外媒體報道,“蟲洞”是廣義相對論中出現的概念,是指宇宙中一種奇特的天體。盡管目前沒有實驗證據表明蟲洞的真實存在,但科學家預測它以時空端點之間的捷徑形式而存在,并想像蟲洞連接著空洞的太空區域。然而,......
人們常以為恒星如其名,是亙古不變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那么“乖巧”,它們中還存在一類“變星”,在光學波段的物理條件和光學波段以外的電磁輻射有變化。脈沖星,就是變星的一種。日前,一組國際研究人員探索到......
愛因斯坦在其提出的著名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在不久的將來,3艘相隔300萬英里(約合483萬公里)飛行的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