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角膜感覺減退或消失是診斷神經源性角膜炎的必備條件。在病史的詢問中應仔細全面,以便尋找出致病原因。應注意局部用藥史、角膜手術史、頭顱外傷及頭面部手術史、糖尿病史、皰疹病毒感染等,檢查中應注意眼瞼情況、瞬目頻率、瞳孔及腦神經、淚液分泌量等。神經源性角膜炎的最早期表現是角膜緣的充血和水腫,隨后立即出現角膜上皮的水腫。由于上皮細胞脫落出現點狀上皮缺損,以瞼裂部位最常見。點狀上皮缺損逐漸融合,形成大面積的角膜上皮缺失和潰瘍。潰瘍邊緣的上皮光滑略隆起,潰瘍周邊無明顯基質浸潤,其潰瘍具有相對的特征性,不同于感染性潰瘍,被稱之為“營養性潰瘍”,又稱為“惰性潰瘍”。當繼發感染或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等不適當的治療時,可出現基質融解,潰瘍進展,嚴重的可造成角膜穿孔。當上皮缺損持續存在時,可出現無菌性的前房積膿,并可伴有后彈力層皺褶。
根據角膜出現的臨床體征,特別證明確定原始疾病可以明確診斷。
眼部檢查的其他發現也有助于尋找角膜感覺缺失的潛在原因。虹膜萎縮常見于帶狀皰疹和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角膜葡萄膜炎,也可見于麻風病。神經源性的角膜感覺缺失時,前房可有少量細胞和輕度房水閃光。帶狀皰疹病毒引起角膜感覺缺失時,也可出現調節功能減退,因為病毒能感染睫狀神經節的睫狀運動神經纖維。
檢查
開展針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腫瘤及先天性疾病等的實驗室檢查。
利用影像學檢查可以排除因諸多腫瘤等原因造成的三叉神經麻痹。Cochet-Bonnet觸覺測定器可通過引出瞬目反射來測定角膜的敏感性。測定角膜感覺缺失的程度對于該病的診斷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