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學檢查。病原檢查是診斷本病最可靠的依據。
①鮮血壓滴片檢查。通常供做病原活體檢查,要求在1~ 2小時內檢查完畢。檢查時將一滴病畜血液滴在載玻片上,與等量生理鹽水混合后,加蓋玻片鏡檢。鏡下伊氏錐蟲常做活潑的原地運動,前進運動緩慢。
②血片染色檢查。耳靜脈采血涂片,經甲醇固定后,染色鏡檢。如以姬姆薩染色,核與動基體呈深紅紫色,鞭毛呈紅色,波動膜呈粉紅色,原生質呈淡天藍色。
⑧血液厚滴片染色檢查。靜脈血一大滴置載玻片中央,涂成直徑約1厘米的血面,自然干燥后,以2%醋酸緩沖液沖洗,待紅細胞全部溶解后干燥,以甲醇固定,用姬姆薩染色鏡檢。此法更易找到和發現蟲體。
④集蟲檢查法。目的在于提高蟲體的檢出率。采取多量血液,加抗凝劑,以1500轉/分的速率離心3—5分鐘,用吸管吸取白細胞層涂片染色檢查。
⑤動物接種試驗。上述方法不能確診時,用可疑牛只血液0.2毫升~0.5毫升,對小血鼠進行腹腔或皮下接種,接種后每隔1~2天采血檢查一次,連續檢查一個月,根據蟲體的有無進行陰陽性判定。
2.血清學實驗。當病原檢查無法確診時,可以用血清學的方法進行輔助診斷。常用的方法有瓊脂擴散反應、補體結合反應、間接血凝試驗、團集反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