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早期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展,癥狀逐漸出現,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癥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變。大腸癌因其發部位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及體征。
1.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腸的主要臨床癥狀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貧血、疲勞、腹痛。右半結腸癌導致缺鐵性貧血,表現疲勞、乏力、氣短等癥狀。右半結腸因腸腔寬大,腫瘤生長至一定體積才會出現腹部癥狀,這也是腫瘤確診時,分期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較右半結腸腸腔窄,左半結腸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腸梗阻。腸阻塞導致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便血、腹瀉、腹痛、腹部痙攣、腹脹等。帶有新鮮出血的大便表明腫瘤位于左半結腸末端或直腸。病期的確診常早于右半結腸癌。
3.直腸癌
直腸癌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便血、排便習慣的改變及梗阻。癌腫部位較低、糞塊較硬者,易受糞塊摩擦引起出血,多為鮮紅或暗紅色,不與成形糞便混和或附于糞柱表面,誤診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腫塊潰瘍的繼發性感染,不斷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誤診為“腸炎”或“菌痢”。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早期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晚期表現為不全性梗阻。
4.腫瘤浸潤及轉移癥
大腸癌最常見的浸潤形式是局部侵犯,腫瘤侵及周圍組織或器官,造成相應的臨床癥狀。肛門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續疼痛是直腸癌侵及骶神經叢所致。腫瘤細胞種植轉移到腹盆腔,形成相應的癥狀和體征,直腸指檢可在膀胱直腸窩或子宮直腸窩內捫及塊物,腫瘤在腹盆腔內廣泛種植轉移,形成腹腔積液。大腸癌的遠處轉移主要有兩種方式:淋巴轉移和血行轉移。腫瘤細胞通過淋巴管轉移至淋巴結,也可通過血行轉移至肝臟、肺部、骨等部位。
Anoctamin1(Ano1,又名TMEM16A)Ca2+激活Cl-通道參與結直腸癌的發病機制。已知和厚樸酚可以抑制結直腸癌的細胞增殖和腫瘤生長。然而,和厚樸酚的分子靶點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討和厚......
隨著新冠疫苗接種行動在全球開展,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新冠疫情逐漸的得到控制。當然,關于疫苗副作用的問題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最近,Nature子刊NatureMedicine揭示了一則由輝瑞/BioNTe......
最近,來自法國Collège大學微生物系的一項研究證明,腸道菌群失衡會促進大腸癌的發作。作者發現,將結腸癌患者的糞便菌群移植到小鼠中會引起惡性腫瘤發展的病變和表觀遺傳變化。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PNA......
胃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環境,它的正常或失調,對人體的健康和疾病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近年來,關于胃腸道微生物與疾病尤其與結直腸癌的關系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消化領域頂級期刊《Gastroenterol......
胃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環境,它的正常或失調,對人體的健康和疾病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近年來,關于胃腸道微生物與疾病尤其與結直腸癌的關系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消化領域頂級期刊《Gastroenterol......
大腸癌是導致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導致全球約700000人死亡。超過90%的大腸癌在Wnt信號組件基因中攜帶體細胞突變,如腺瘤結腸息肉(APC)抑癌基因,從而導致Wnt信號的組成性激活。這反過來又造......
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的科研團隊通過對人類尿液中相關成分含量分布圖譜進行分析,依靠人工智能(AI)技術成功地對大腸癌進行了高精度的診斷。該成果發表在瑞士學術雜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
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的科研團隊通過對人類尿液中相關成分含量分布圖譜進行分析,依靠人工智能(AI)技術成功地對大腸癌進行了高精度的診斷。該成果發表在瑞士學術雜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
根據日前發表于《腫瘤流行病學、生物標志和預防》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長期使用二甲雙胍與男性糖尿病患者大腸癌風險降低有關。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選擇,可與其他抗糖尿病藥物聯合使用。二甲雙胍可通過降低......
長期以來,醫生們一直不清楚為什么腸鏡檢測結果十分健康的人群也會患腸癌。最近由來自奧克拉荷馬醫學研究所的研究者們則解釋了其中的原因。這一發現有助于開發新型腸癌早期診斷技術。大腸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癥類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