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性心臟病臨床表現多為心悸、氣促、勞累后加重,血壓低、心動過緩、心音低鈍及心排血量較低,很少發生心絞痛、心力衰竭和肺水腫。一旦發生心力衰竭,由于心肌和心肌纖維延長,對洋地黃療效不佳,易發生中毒。此點可與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臟增大相鑒別。
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肌癥易發生缺血性心肌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等并發癥。
甲減性心肌病的基本治療是甲狀腺激素的替代療法。可選用的制劑為甲狀腺粉(片)、碘塞羅寧(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和左甲狀腺激素鈉。替代治療的原則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對并發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尤應注意,因為劑量驟然增大,可使代謝率迅速增加,從而激發或加重心絞痛,甚至引起心肌梗死。
多數甲減病人經有效治療,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心臟病變可望在短期內趨于正常。未經及時治療者,病變逐年加重,部分甚至并發甲減性昏迷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