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1-16 09:30 原文鏈接: 親水性的原理

    容易與水成氫鍵而結合的性質稱親水性。許多親水性基團,如羥基、羧基、氨基、磺酸基等都易與氫鍵結合,因而是親水性的。

    親水性在材料表面為水分所潤濕的性質。是一種界面現象,潤濕過程的實質是物質界面發生性質和能量的變化。當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小于水分子與固體材料分子間的相互吸引力時,材料被水潤濕,此種材料為親水性的,稱為親水性材料;而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大于水分子與材料分子間的吸引力時,則材料表面不能被水所潤濕,此種材料是疏水性的(或稱憎水性),稱為疏水性材料。

    水分子與不同固體材料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是各不相同的。在水(液相)、材料(固相)與空氣(氣相)三相的交點處,沿水滴表面的切線與水和材料接觸面所形成的夾角θ稱為接觸角(見圖),θ角在0°~180°之間,由θ角的大小可估計潤濕程度。θ角越小,潤濕性越好。如θ=0°,材料完全潤濕;θ<90°(如玻璃、混凝土及許多礦物表面),則為親水性的;θ>90°(如水滴在石蠟、瀝青表面)為疏水性的;θ=180°時,則為完全不潤濕。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