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2000版)介紹,對于正常人群,口服頭孢地尼膠囊2~4小時達到最大血藥濃度。血藥濃度和劑量有關,但濃度的增長小于劑量的增加(從300mg(7mg/kg)到600mg(14mg/kg))。食物使膠囊中頭孢地尼的吸收達峰速度和AUC分別降低16%和10%,但當給予高脂肪食物時,降低不明顯,因此,頭孢地尼的服用可不考慮食物的影響。成人單劑量口服頭孢地尼膠囊300mg和600mg的血藥濃度和藥代動力學參數見下表:
腎功能正常者,口服頭孢地尼1次/日或2次/日,血液中不蓄積。
頭孢地尼的平均分布容積(Vdarea)成人為0.35L/kg(±0.29)、兒童為0.67L/kg(±0.38)。頭孢地尼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成人和兒童均為60~70%,和濃度有關。
成人服用頭孢地尼300mg和600mg后4~5小時,最大皰疹皰液中央的濃度分別為0.65(0.33~1.1)和1.1(0.49~1.9)μg/ml。皰液平均最大濃度Cmax和AUC(0-∞)值分別是相應血漿值的48%(±13)和91%(±18)。
選擇扁桃腺切除術的成人患者服用單劑量頭孢地尼300mg和600mg后4小時,扁桃腺中央的濃度分別為0.25(0.22~0.46)和0.36(0.22~0.80)μg/g。扁桃腺組織的平均濃度是相應血漿濃度的24%(±8)。
選擇上頜竇和篩狀竇手術的成人患者服用單劑量頭孢地尼300mg和600mg后4小時,竇中央的濃度分別為[0.12([0.12~0.46)和0.21([0.12~2.0)μg/g。竇組織的平均濃度是相應血漿濃度的16%(±20)。
進行支氣管鏡檢查的成人患者服用單劑量頭孢地尼300mg和600mg后4小時,支氣管中央的濃度分別為0.78([0.06~1.33)和1.14([0.06~1.92)μg/g。是相應血漿濃度的31%(±18)。上皮分泌物的濃度分別為0.29([0.3~4.73)和0.49([0.3~0.59)μg/g。是相應血漿濃度的35%(±83)。
14名兒童中耳炎患者服用單劑量頭孢地尼7mg/kg和14mg/kg后3小時,中耳分泌物的濃度分別為0.21([0.09~0.94)和0.72(0.14~1.42)μg/ml。中耳分泌物的平均濃度是相應血漿濃度的15%(±15)。
目前尚缺乏有關頭孢地尼滲透到人腦脊髓的研究資料。
頭孢地尼不產生活性代謝產物,主要以原形自腎排泄,消除半衰期T1/2為1.7(±0.6)小時。腎功能正常的健康人,腎清除率為2.0(±1.0)ml/min/kg,口服300mg和600mg后腎清除率分別為11.6(±6.0)和15.5(±5.4)ml/min/kg。口服300mg和600mg后尿中原形藥物的回收率分別為18.4%(±6.4)和11.6%(±4.6)。但腎功能障礙的病人頭孢地尼的清除率降低。
因為腎清除是頭孢地尼的主要排泄途徑,腎功能受損的患者應調整劑量。
對于特殊人群,頭孢地尼的藥代動力學情況如下:
不同腎功能的21名成人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頭孢地尼清除速度(CL/F)和腎清除率的降低與腎廓清率(CLcr)的減小成比例。腎功能損害患者的血藥濃度比正常人高且維持時間長。CLcr30~60ml/min的患者,Cmax和T1/2增加約2倍,AUC增加約3倍;CLcr[30ml/min的患者,Cmax、T1/2和AUC分別增加約2、5和6倍。對CLcr[30ml/min腎功能障礙患者,建議調整劑量。
8名血液透析成人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血液透析4小時,63%的頭孢地尼從體內排除,T1/2減少16(±3.5)至3.2(±1.2)小時。建議此類患者調整劑量。
由于頭孢地尼主要是自腎排泄,不產生活性代謝產物,對肝臟損害患者的藥物代謝情況未進行研究。對于此類患者的劑量調整情況尚不清楚。
32名年齡19~91歲的患者單劑量服用300mg頭孢地尼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老年患者(N=16)的Cmax增加44%,AUC增加86%,這與清除率降低有關。分布容積也降低,但變化不如消除半衰期顯著(老年的消除半衰期為2.2±6.0小時,青年的消除半衰期為1.8±0.4小時)。因此,腎功能的改變對頭孢地尼清除率的影響比年齡因素影響大。除非腎功能變化較大,即CLcr[30ml/min,老年患者不需調整劑量。
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結果表明(N=217):性別和人種對頭孢地尼的藥代動力學無明顯影響。
2.國內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資料表明,單次口服頭孢地尼膠囊200mg,其Cmax(實測值)、Tmax(實測值)、AUC(梯形法計算)分別為1.50±0.37μg/ml、3.7±0.7h、7.87±1.64μg.h/ml。國內未進行多次給藥的試驗研究及食物對本品吸收有無影響的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