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2-07 15:04 原文鏈接: 實現單原子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定量統計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副研究員楊冰團隊,與太原理工教授王俊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于麗娟合作,在單原子催化劑動態轉化以及不同單原子物種定量統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可通過惰性和氧化氣氛調控單原子催化劑的可逆轉化,并實現同一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定性識別與定量統計,統計結果表明僅14.2%的特定單原子物種貢獻了高催化活性。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2011年張濤等首次提出單原子催化概念以來,單原子催化劑(SACs)由于其特殊的活性、選擇性以及原子利用率最大化等特點,逐漸成為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單原子催化劑載體的復雜性導致了單原子配位環境的差異性以及單原子物種的多樣性。目前,有大量的工作針對單原子物種的多樣性進行了定性研究,然而對于同一單原子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的動態轉化調控以及單原子物種的定量描述仍有待進一步探索。

    本工作中,研究人員通過氧氣和氮氣氣氛分散方法,制備了兩種Pt1/CeO2單原子催化劑。隨后利用原位透射電鏡,團隊揭示了Pt NPs動態分散至Pt SA的過程,并驗證了不同Pt SA的可逆轉化。XPS Pt 4f和EXAFS結果證明,兩種不同Pt1/CeO2單原子催化劑具有相近的氧化態(~+2.2)和Pt-O配位數(~4.5)。而H2-TPR和XPS Ce 3d 分析結果顯示,氮氣分散得到的單原子催化劑具有更多的Ce3+以及氧空位(Ov)。

    研究人員采用DFT對大量不同單原子配位結構進行模擬,并與拉曼光譜對照,確定了催化劑表面主要存在的三種單原子物種及其構型,即Pt1O4-Ce3+-Ov, Pt1O4-Ce4+和Pt1O6-Ce4+。隨后通過半定量計算,解析了兩種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統計分布。結果表明,僅占14.2%的Pt1O4-Ce3+-Ov單原子物種貢獻了最高的CO氧化活性。

    該定量方法提供了一種更本征的描述符,反映了單原子催化的不均勻性,加深了對單原子催化的理解。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2c12106


    相關文章

    新型催化劑實現高效全分解水制氫

    高效全分解水制氫示意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供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章福祥團隊在寬光譜捕光催化劑全分解水制氫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可顯著促進Ir/BiVO4......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丙烷脫氫雙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研究員王曉東、研究員林堅團隊與福州大學林森教授等合作,在雙原子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協同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其開發的新型雙原子催化劑表現出優于單原子催化劑的......

    院士領銜!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丙烷脫氫雙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濤,與研究員王曉東、林堅團隊,聯合福州大學教授林森等,在雙原子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協同機制的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該研究開發的新型雙原子催......

    消除抗生素污染新方法,速率更高、產物更安全!

    抗生素在環境中殘留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而在許多抗生素中,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頭孢氨芐等在內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用量占比約為70%。圍繞水中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降解難題,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

    高效光熱協同催化劑被開發,實現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捕獲和轉化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李英宣課題組開發出高效光-熱協同催化劑,實現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捕獲和轉化,研究成果以《在鉑負載鎳基金屬有機框架上運用雙活性位點協同作用實現熱輔助紅外光催化轉化大氣中的二......

    中國科大“機器化學家”利用火星隕石智能創制產氧催化劑

    移居火星是人類的夢想,但首先要解決缺乏氧氣的問題。火星上存在水資源的可能,為利用太陽能驅動的電催化析氧反應制備氧氣提供了機遇。人類無法在無氧的火星環境下長期生存,因而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創制催化劑成為難以......

    液態金屬催化劑引領化工工藝變革,助力實現“綠色化學”解決方案

    液態金屬可能是人們期待已久的“綠色化工”的解決方案。科學家們測試的一項新技術,有望取代自20世紀初成為主流的能源密集型化學工程工藝。9日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的一項創新研究,擺脫了由固體材料制成的......

    大連化物所鄧德會:新過程用水直接加氫乙炔制乙烯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于良團隊,在水直接加氫乙炔制乙烯反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利用碳化鉬負載金(Au/α-MoC)催化劑,實現了直接用水作為氫源的乙炔加氫制乙烯新反......

    上海硅酸鹽所在仿生構建海膽狀納米催化劑研究中獲進展

    電催化還原CO2產生高附加值的化學品和燃料。而熱力學穩定的CO2難以被活化,制約其催化反應速率。在多數鉍基硫化物中,具有層狀結構和高電子遷移率的硫化鉍(Bi2S3)作為一種窄帶隙(~1.3eV)半導體......

    有機液體儲氫方面實驗新進展

    氫能是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發展氫能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氫氣的安全高效儲存和運輸限制了氫能的發展。目前,傳統的加氫催化劑存在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