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兩位同班同學在滬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腦虎科技(NeuroXess),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至此,該公司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Pre-A輪和A輪兩輪融資。
近年來,腦機接口賽道熱鬧非凡。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相關融資事件達18起,2022年超20起。
“腦機接口技術是人類進一步探索大腦、發展新型治療技術平臺的一條全新路徑,充滿未知與挑戰,全球都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此次A輪融資領投方中平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兼首席執行官(CEO)吳斌說。
腦虎科技創始人兼CEO彭雷認為,腦機接口將在未來5年內迎來下一次躍遷,產品將用在普通人身上。他清醒地認識到,腦機接口產品從原型走向工業化,依然充滿挑戰。
腦機接口概念誕生后的二三十年時間里,一直停留在學術研究階段。直到2021年,國際上幾個明星企業家和科研機構做了幾件大事,才真正推動腦機接口從研究邁向現實。
2021年2月,埃隆·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成功讓一只猴子通過腦電波連接打電子游戲;5月,美國斯坦福大學用猶他電極將癱瘓病人的意念合成文字;12月,腦機接口公司Synchron宣布,植入血管支架電極的患者首次成功通過腦機接口直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
同年11月,位于上海的腦機接口公司——腦虎科技成立。其兩位創始人彭雷、陶虎曾是中國科大機械工程系本科同班同學。
上大學時,他們經常一起在寢室追《黑客帝國》,還幻想著把電影里的科幻變成現實。但畢業后二人卻走上兩條不同的道路——彭雷進入互聯網創業領域,成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資深副總裁;陶虎進入微納傳感和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成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路雖不同,但聯系從未中斷。2021年7月,正在上海出差的彭雷刷朋友圈時看到,陶虎團隊因“微創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項目獲得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最高獎項——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獎(SAIL)。
當晚,兩位老同學便相約一起吃飯,席間聊起了腦機接口領域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種種大事。這些事件讓他們倍感振奮。
他們看到,腦機接口相關技術的突破,已經為其產業化儲備了能量。全球范圍內,微納加工技術等微電子技術、植入式醫療器械技術、芯片技術、蠶絲蛋白等生物材料技術、人工智能算法、基礎的神經科學領域,都是經歷了十多年積累后才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而這搭建了腦機接口技術產業化的基礎。
僅用一頓飯時間,彭雷和陶虎就堅定了創業的想法:“腦機接口是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賽道,要抓緊時間入場。”
4個月后,2021年11月1日,彭雷從阿里巴巴離職。同日,腦虎科技誕生。
彭雷在很多場合的演講中,都會展示一張畫有折線圖的幻燈片:在2021年處,線條拐折上揚。上揚的起點就是腦虎科技入場的時間。
政策風向和蜂擁而至的資本,為腦機接口發展線條的上揚提供了動力。
2022年,“中國腦計劃”作為“十四五”科技規劃中的關鍵一環,吸引國內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參與其中,并且得到了國家財政的大力資助。2022年9月,上海印發《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將腦機接口作為五大產業集群中未來醫療的發展方向之一。
彭雷判斷,腦機接口的“折線”將繼續上揚,這一賽道的熱潮不會在短時間內退去,“腦機接口的終極目標,是讓人類像《黑客帝國》《三體》那樣,實現思維、記憶、意識、情感的數字化孿生”。
但賽道火熱的背后,依然有一些無法忽視的“絆腳石”,如核心技術不成熟、應用場景落地難度大、倫理困境等。
面對這些問題,彭雷告訴《中國科學報》,腦虎科技選擇了一條“最務實”的跑道。
“馬斯克等人的腦機接口面向的是終極的醫療市場。Neuralink公司成立至今7年,花費3億美元,沒有一分錢收入。其資金實力雄厚,可以撐得起,但對于國內腦機接口公司來說,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彭雷說。
他介紹,目前腦虎科技選擇面向兩大市場,一個是以“腦計劃”為依托的科研市場,主要是助力“腦計劃”的基礎研究工具平臺;另一個是明確醫學價值的醫療市場,針對漸凍癥、高位截癱、失明等明確的適應癥,按照醫療產品的合規和流程逐步穩妥地推進臨床計劃。
“醫療器械產品拿證需要5至7年。這段時間我們會把這些產品變成科研版本,提供給中國‘腦計劃’的科學家及大學、研究所、醫院等機構,作為科研儀器用于動物試驗,并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公司也有能力繼續打磨產品,不斷迭代。”彭雷說。
腦虎科技還選擇做倫理規則的推進者。彭雷說,除了執行符合國際標準的倫理制度之外,他們還與政府及法律監管部門合作,研究設立腦科學研究方面的倫理規則,推動倫理演進。
“我們很欣慰地看到腦虎科技的團隊在基礎科學方面扎實的研究,在實踐應用方面的卓越進展,以及在科研、消費及臨床等領域產品化持續不斷的努力。”吳斌評價說。
當賽道的選擇不再是問題時,輸贏的關鍵就要看選手本身了。
在腦虎科技,陶虎聚焦于技術研發,彭雷則負責公司資本路徑、融資計劃、未來方向、業務板塊等方面的設計規劃,以及日常團隊管理等工作。
這樣的組合,成為幫助腦虎科技吸引合作的“磁鐵”。目前,腦虎科技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自動化研究所等中國“腦計劃”相關研究院所,中國科大、浙江大學、山東大學等國內高校,以及之江實驗室等國家實驗室,都在開展合作。
這樣的組合也讓腦虎科技僅用短短幾個月,就招攬到六七十位涉及醫療器械、芯片硬件、軟件算法、材料、醫學等不同背景的頂尖人才,快速形成一支適應腦機接口交叉學科特點的核心研發團隊。
2022年9月,剛剛成立10個月的腦虎科技,對外公開發布了首款腦機接口集成式顱頂半植入醫用級腦機接口(BCI)產品。彭雷表示,目前該產品各項臨床試驗都在穩步推進,“未來,公司還將在植入體、芯片、電極、植入機器人及算法數據庫多個科研條線,實現不同場景化的產品覆蓋”。
輕舟資本創始合伙人周彬表示:“腦機接口是破解大腦機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對腦機接口行業進行深入研究后,我們認為侵入式腦機接口更具有科研和應用前景。”
盛大集團和天橋腦科學研究院創始人陳天橋也表示:“很高興看到這一中國原創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研發企業已經在人體臨床試驗中穩步前進,不斷取得成果。”
不過,彭雷透露,除侵入式、半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外,腦虎科技已經著手研發非侵入式產品,預計今年年中將發布第一款相關產品。
與此同時,面對腦機接口賽道上普遍存在的“絆腳石”,彭雷樂觀而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