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2-15 14:17 原文鏈接: 水污染TKN什么意思

    TKN
    TKN既凱氏氮,水質監測指標的一項。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轉化為銨鹽 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此類有機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氨基酸、肽、胨、核酸、尿素 以及合成的氮為負三價形態的有機氮化合物。通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水中氨氮和有機氮的總和。

    中文名:TKN
    含義:凱氏氮
    標準參照:本標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ISO
    測定:GB 11891—89
    分享
    TKN簡介

    水質凱氏氮的測定
    GB 11891—89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kjeldahl nitrogen

    標準參照
    本標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ISO 5663-1984《水質——凱氏氮的測定——硒催化礦化法》。

    具體內容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 主題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以凱氏(Kjeldahl)法測定氮含量的方法。它包括了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被轉化為銨鹽的有機氨化合物。此類有機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質、肽、胨、氨基酸、核酸、尿素及其他合成的氮為負三價態的有機氮化合物。它不包括疊氮化合物、連氮、偶氮、腙、硝酸鹽、亞硝基、硝基、亞硝酸鹽、腈、肟和半卡巴腙類的含氮化合物。

    1.2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測定工業廢水、湖泊、水庫和其他受污染水體中的凱氏氮。

    1.3 測定范圍

    凱氏氮含量較低時,分取較多試樣,經消解和蒸餾,最后以光度法測定氨。含量較高時,分取較少試樣,最后以酸滴定法測定氨。

    1.4 最低檢出濃度

    試料體積為50mL時,使用光程長度為10mm比色皿,最低檢出濃度為0.2mg/L。

    原理
    水中加入硫酸并加熱消解,使有機物中的胺基氮轉變為硫酸氫銨,游離氨和銨鹽也轉為硫酸氫銨。消解時加入適量硫酸鉀提高沸騰溫度,以增加消解速率,并以汞鹽為催化劑,以縮短消解時間。

    消解后液體,使成堿性并蒸餾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中。然后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測定氨含量。

    汞鹽在消解時形成汞銨絡合物,因此,在堿性蒸餾時;應同時加入適量硫代硫酸鈉,使絡合物分解。

    試劑
    本標準所用試劑除另有說明外,均為分析純試劑。實驗用水均為無氨水。

    3.1 無氨水制備

    3.1.1 離子交換法:將蒸餾水通過一個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氫型)柱,流出液收集在帶有磨口玻塞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1.2 蒸餾法:于1L蒸餾水中,加入0.1mL濃硫酸,并在全玻璃蒸餾器中重蒸餾,棄去50mL初餾液,然后集取約800mL餾出液于具磨口玻塞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2 硫酸,P20=1.84g/mL。

    3.3 硫酸鉀(K2SO4)。

    3.4 硫酸汞溶液:稱取2g紅色氧化汞(HgO)或2.74g硫酸汞(HgSO4),溶于40mL(1+5)硫酸溶液中。

    3.5 硫代硫酸鈉一氫氧化鈉溶液:稱取500g氫氧化鈉溶于水,另稱取25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溶于上述溶液中,稀釋至1L,貯于聚乙烯瓶中。

    3.6 硼酸溶液:稱取20g硼酸(H3BO3)溶于水,稀釋至1L。

    3.7 硫酸標準溶液,c(1/2H2SO4)=0.02mo1/L:分取11mL(1+19)硫酸,用水稀釋至1L。按下述操作進行標定。

    稱取經180℃干燥2h的基準試劑級碳酸鈉(Na2CO3)約0.5g(稱準至0.0001g),溶于新煮沸放冷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內,稀釋至標線。

    移取上述25.00mL碳酸鈉溶液于150mL錐形瓶中,加25mL新煮沸放冷的水,加1滴甲基橙指示液(0.5g/L),用硫酸標準溶液滴定至淡橙紅色止,記錄用量。

    計算:

    式中:c——硫酸標準溶液濃度,mo1/L;

    m——稱取碳酸鈉質量,g;

    V——硫酸標準溶液滴定消耗體積,mL;

    53——碳酸鈉(1/2H2SO3)摩爾質量。

    3.8 甲基紅-亞甲藍混合指示液:稱取200mg甲基紅溶于100mL95%乙醇。稱取100mg亞甲藍溶于50mL95%乙醇。以兩份甲基紅溶液與一份亞甲藍溶液混合后供用。每月配制。

    儀器
    4.1 凱氏定氮蒸餾裝置

    參見下圖。

    4.1.1 500mL凱氏瓶。

    4.1.2 氮球。

    4.1.3 直形冷凝管(300mm)。

    4.1.4 導管。

    4.2 10mL酸式微量滴定管。

    采樣和樣品貯存
    實驗室樣品可貯于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

    如不能及時進行測定,應加入足夠的硫酸(3.2),使pH小于2,并在4℃保存。

    步驟
    6.1 試料

    分取250mL試樣,經消解、蒸餾后所得餾出液,取試料最大體積為50.0mL,可測定凱氏氮最低濃度為0.2mg/L(光度法)。分取25.0mL試樣,經消解、蒸餾后所得餾出液全部作為試料,可測定凱氏氮濃度高至100mg/L(酸滴定法)。

    6.2 測定

    6.2.1 試樣體積的確定:按下表分取適量,移入凱氏瓶中。

    水樣中凱氏氮含量(mg/L)

    試樣體積(mL)

    ~10

    250

    10~20

    100

    20~50

    50.0

    50~100

    25.0

    6.2. 2 消解:加10.0mL硫酸(3.2),2.0mL硫酸汞溶液(3.4),6.0g硫酸鉀(3.3)和數粒玻璃珠于凱氏瓶中,混勻,置通風柜內加熱煮沸,至冒三氧化硫白色煙霧并使液體變清(無色或淡黃色),調節熱源使繼續保持沸騰30min,放冷,加250mL水,混勻。

    6.2.3 蒸餾:將凱氏瓶斜置使成約45o角,緩緩沿瓶頸加入40mL硫代硫酸鈉-氫氧化鈉溶液(3.5),使在瓶底形成堿液層,迅速連接氮球和冷凝管,以50mL硼酸溶液(3.6)為吸收液,導管管尖伸入吸收液液面下約1.5cm,搖動凱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加熱蒸餾,至收集餾出液達200mL時,停止蒸餾。

    6.2.4 氨的測定:加2~3滴甲基紅-亞甲藍指示液(3.8)于餾出液中,用硫酸標準溶液(3.7)滴定至溶液顏色由綠色至淡紫色為終點,記錄用量。

    6.3 空白試驗

    按6.2所述步驟進行空白試驗,以與試樣相同體積的水代替試樣。

    結果的表示
    凱氏氮含量接式(2)計算:

    式中:CN——凱氏氮含量,mg/L;

    V1——試樣滴定所消耗的硫酸標準溶液體積,mL;

    VO——空白試驗滴定所消耗的硫酸標準溶液體積,mL;

    V——試樣體積,mL;

    C——滴定用硫酸標準溶液濃度,mo1/L;

    14.01——氮(N)的摩爾質量。

    對特殊情況的說明
    8.1 氨的測定除酸滴法外,亦可采用納氏試劑比色法或水楊酸一次氯酸鹽分光光度法。

    餾出液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標線,混勻后,分取適量(使氨氮含量不超過0.1mg)移入50mL比色管中,滴加1mo1/L氫氧化鈉溶液至pH7~9,用水稀釋至標線,以納氏試劑比色法(見GB 7479《水質 銨的測定 蒸餾和滴定法》)測定氨量。

    如以水楊酸一次氯酸鹽分光光度法(見GB 7481《水質銨的測定 水楊酸分光光度法》)測氨,則應以50mL 0.02mo1/L硫酸標準溶液代替硼酸溶液為吸收液,其余操作步驟相同。

    8.2 蒸餾后殘液中,含硫化汞沉淀,應過濾分離后作妥善處理。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國家環境保護局標準處提出。

    本標準由杭州市環境保護監測站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沈叔平。
    本標準委托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負責解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