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一項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上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擴大了蚊子活動范圍,從而擴大了瘧疾的傳播范圍。
根據這項研究,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能夠傳播瘧疾的蚊子的活動范圍平均每年向高海拔地區移動約6.5米,并以平均每年4.7公里的速度從赤道向外擴張。
研究的作者認為,這種變化的速度與氣候變化相匹配,并且可以解釋為什么瘧疾的傳播范圍在過去幾十年里擴大了。而瘧疾傳播范圍的擴大對一些沒有充足應對措施的國家而言將產生嚴重影響。
據《紐約時報》報道,喬治城大學全球健康科學與安全中心的生物學家、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科林·卡爾森(Colin Carlson)表示,“如果這是一種隨機的變化,如果它與氣候無關,那么它看起來就不會與氣候有明顯的聯系。”
此前,卡爾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氣候變化正在改變傳染病的傳播。全球變暖改變了蚊子、蜱蟲等物種的棲息地,擴大傳染病在全球范圍的傳播,同時打破生態系統原有的平衡,從而加速物種流失。物種的減少與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則進一步加劇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面對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增多的挑戰,美國宇航局(NASA)與IBM研究院合作開發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和開放科學原則的新型AI地理空間基礎模型。據NASA近日發布的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與IBM研究院合......
一項最新預測顯示,全球經濟到2049年的平均收入可能減少19%。這些模型進一步指出了碳排放不受限的潛在后果,以及這些后果對全球的不平均影響。對氣候變化導致的經濟損失的預測對于公共和私營實體......
氣候變化可能會改變人類的計時方式。3月27日發表于《自然》的一項分析預測,融化的冰蓋正在減緩地球的自轉速度,以至于下一個閏秒將被推遲3年。論文作者之一、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學家Duncan......
根據《通訊-地球與環境》3月2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在2035年的預計升溫幅度下,全球變暖可能導致食品通脹率每年最高上升3.2%,整體通脹率每年最高上升1.2%。這些發現還表明,盡管高、低收入國家都會經......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法國墨卡托海洋國際機構等全球16個研究......
世界衛生組織11月30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瘧疾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瘧疾病例估計達到2.49億例,比2019年多1600萬例。氣候變化對瘧疾防治構成巨大風險,因此全球需要采取緊急行動減緩全球變......
11月19日,2023年度《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報告》在京發布。本年度報告由設在清華大學地學系的柳葉刀倒計時亞洲區域中心領銜撰寫,來自國內外26個主要機構的76位專家共同完成。今年的發布會不......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榜單共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關注整個學術生涯迄今的影響力),以及“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聚焦本年度的學術成就)。江門雙碳實驗室......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2022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這份對全球水資源進行廣泛評估的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水文循環正在失去平衡。報告指出,2022年期間,全球......
人們擔心,9月11日開始的毀滅性洪水已導致利比亞2萬人死亡。官方公布的超過5000人的死亡人數可能會增加,至少還有1萬人失蹤。兩座水壩倒塌,向東北部港口城市德爾納市約注了3000萬立方米的水,其他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