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標準
根據臨床表現及病史和有關檢查,腸瘺的診斷多無困難,但是,為了實施正確的治療,對腸瘺的診斷需明確以下重要問題:
1、腸瘺的位置與數目,即明確是高位腸瘺還是低位腸瘺,是單個瘺還是多發瘺。
2、瘺管的走行情況,如瘺管的形狀,長度,有無膿腔存在,是否與其他臟器相通。
3、腸道的通暢情況,是端瘺還是側瘺,瘺的遠端有無梗阻。
4、腸瘺的原因,是良性瘺還是惡性瘺。
5、有無腹腔膿腫和其他并發癥,瘺管的引流情況等。
6、患者的營養狀態和重要器官功能情況,是否存在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為了明確上述情況,對腸瘺的診斷一般需要進行比較全面的檢查,包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特別是胃腸和瘺管或竇道造影檢查。
鑒別診斷
1、消化道穿孔
可突發劇烈的腹痛,腹部透視可發現膈下游離氣體,具有腹膜炎的體征。
2、腸道炎性疾病
包括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這些疾病可出現腹痛,腹瀉,黏液血便,結腸鏡檢查可資鑒別。
3、結腸癌
兩病的好發年齡相近,偶可同時存在,臨床表現部分重疊,都可出現腸梗阻,出血,穿孔及瘺管形成等并發癥,鋇劑灌腸有助于鑒別,黏膜不規則,腸腔充盈缺損系結腸癌的放射學征象,結腸鏡檢查及黏膜活檢對于結腸癌有診斷意義。
4、結腸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
結腸克羅恩病有腹痛,發熱,外周血白細胞升高,腹部壓痛,腹部包塊等表現,瘺管形成是其特征,這些癥狀,體征與憩室炎相似,內鏡和X線檢查可發現鋪路石樣改變的黏膜,較深的潰瘍,病灶呈“跳躍”樣分布有助于鑒別,內鏡下黏膜活檢如發現非干酪性肉芽腫則有診斷價值。
5、潰瘍性結腸炎
可表現為發熱,腹痛,血便,外周血白細胞增多,結腸鏡下可見黏膜呈彌漫性炎癥,充血,水腫,隨病情發展,可出現糜爛,潰瘍,假性息肉,潰瘍之間殘存黏膜萎縮,晚期有腸腔變窄,結腸袋消失等表現,病檢可見杯狀細胞減少及隱窩膿腫等改變。
6、缺血性結腸炎
缺血性結腸炎好發于老年人,可與結腸憩室病同時發生,臨床表現多為劇烈腹痛后解黑大便,鋇劑灌腸檢查見到特征性的拇指紋征象可診斷缺血性結腸炎,結腸鏡檢有助于診斷本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