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胸膜炎初期,血中白細胞計數可增高或正常,中性粒細胞占優勢,爾后白細胞計數正常,并轉為淋巴細胞為主。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胸液外觀多呈草黃色,透明或微濁,或呈毛玻璃狀。少數胸液可呈黃色、深黃色、漿液血性乃至血性。比重1.018以上,Rivalta試驗陽性。pH7.00~7.30。有核細胞數(0.1~2.0)×10/L,急性期以中性粒細胞占優勢,而后以淋巴細胞占優勢。蛋白定量30g/L以上,如大于50g/L,更支持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葡萄糖含量<3.4mmol/L,乳酸脫氫酶(LDH)>200U/L,腺苷脫氨酶(ADA)>45U/L,干擾素-γ>3.7μ/ml。癌胚抗原(CEA)<20μg/L,流式細胞術細胞呈多倍體。目前有報道測定胸腔積液的結核性抗原和抗體,雖然結核性胸膜炎者其胸腔積液的濃度明顯高于非結核性者,但特異性不高,限制其臨床應用。胸腔積液的結核桿菌陽性率低于25%,如采用胸腔積液離心沉淀后涂片、胸腔積液或胸膜組織培養、聚合酶鏈反應(PCR)等,可以提高陽性率。胸腔積液間皮細胞計數<5%。
1.胸膜活檢
針刺胸膜活檢是診斷結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活檢的胸膜組織除了可行病理檢查外,還可行結核菌的培養。如壁層胸膜肉芽腫改變提示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雖然其他的疾病如真菌性疾病、結節病、土拉菌病和風濕性胸膜炎均可有肉芽腫病變,但95%以上的胸膜肉芽腫病變系結核性胸膜炎。如胸膜活檢未能發現肉芽腫病變,活檢標本應該做抗酸染色,因為偶然在標本中可發現結核桿菌。第1次胸膜活檢可發現60%的結核肉芽腫改變,活檢3次則為80%左右。如活檢標本培養加上顯微鏡檢查,結核的診斷陽性率為90%。也可用胸腔鏡行直視下胸膜活檢,陽性率更高。
2.X線檢查
胸腔積液在300ml以下時,后前位X線胸片可能無陽性發現。少量積液時肋膈角變鈍,積液量多在500ml以上,仰臥位透視觀察,由于積聚于胸腔下部的液體散開,復見銳利的肋膈角。也可患側臥位攝片,可見肺外側密度增高的條狀影。中等量積液表現為胸腔下部均勻的密度增高陰影,膈影被遮蓋,積液呈上緣外側高,內側低的弧形陰影。大量胸腔積液時,肺野大部呈均勻濃密陰影,膈影被遮蓋,縱隔向健側移位。
3.超聲波檢查
超聲探測胸腔積液的靈敏度高,定位準確,可估計胸腔積液的深度和積液量,提示穿刺部位。亦可和胸膜增厚進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