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血脂紊亂等心腦血管病變的重要風險因素。在糖尿病確診后,應每年進行心腦血管病變風險因素的篩查,如吸煙、高血壓、血脂紊亂、腹型肥胖、早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家族史、靜息心電圖等。臨床證據顯示,對多重危險因素的綜合控制可顯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病變和死亡發生的危險。因此,對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預防,需要全面評估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并適當進行抗血小板治療 [8] 。
生活方式的改變是預防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關鍵。減少卡路里攝入量以減低體重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水平;采取地中海風格飲食(富含多不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并輔以橄欖油及堅果可以改善血脂水平;超過150分鐘/周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且每周至少進行3天體育鍛煉可以改善胰島素作用,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還應進行抵抗力訓練。上述措施對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預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1] 。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進行藥物干預,采用降糖、降壓、調脂、抗血小板治療可以預防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發生。降糖藥物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以及減肥藥奧利司他等藥物治療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 [4] 。采用高血壓最佳治療試驗(HOT)以及其他抗高血壓治療臨床試驗進行血壓控制,采用他汀類藥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進行血脂控制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年齡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者,應口服阿司匹林以預防心血管事件。對于阿司匹林過敏者或合并有潰瘍者,可用氯吡格雷進行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