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3-14 10:35 原文鏈接: 代表委員痛陳化工項目環保亂象稱公眾調查失真

      兩會前夕,環保部發布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稱,2010年以來,紫金礦業泄漏污染事件、杭州苯酚槽罐車泄漏引發新安江污染事件等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相繼爆發。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表示,化工項目存在項目論證走形式、公眾調查失真、運行過程不達標、環保監管未盡責等種種問題。為化 解 化 工 項 目 引 發 的 環 保 “ 恐 懼癥”,代表委員認為,在重大項目上馬前,有必要與民眾充分溝通,并對企業進行嚴格監管。

      地方上項目沖動屢破環境約束

      在全國政協經濟組聯組會議上,曾負責多個重大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的全國政協委員肖鳳桐忍不住說起同行亂象:“有的調查方就對當地農民違規許愿:要是在調查問卷上打個勾,就送你一袋大米,或者三袋洗衣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總經理肖鳳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我覺得非常中肯。最近幾年,石化、冶金、能源、水電、火電、鐵路等項目上馬都面臨公眾質疑。這些事件的處理結果大多數是項目緩建、停建、搬遷、提高經濟補償標準。

      近年來,地方政府上建設項目的積極性非常高漲,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突破資源環境甚至社會條件約束,在項目論證上走了形式,比如可行性研究變成“可批性研究”,再比如公眾意見調查有些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導,滿意率高達98%甚至99%。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文一波:現在民眾對國內項目的環保能力都持天然的懷疑態度。比如在幾年前,大城市的垃圾焚燒已經采用的是最徹底、最清潔的技術,歐美日韓的垃圾焚燒站已經建在小區了,我們國家也組織了民眾去日本、韓國參觀,但他們仍認為,即使項目建設時環保達標了,但將來運行時可能還是達不到環保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明森:企業建成投產需要得到環保局的批復,環保局每年也會進行評審,但是企業的污染仍然在排。以前我看到有個地方,企業生產技術證上標明的絕對是重度污染的工藝技術,但環保局卻給出了合格證明。

      近些年,部分地區匆匆上馬了一些化工企業,其中包括生產電石乙炔這類公認的技術比較落后、需要淘汰的企業,不滿足環保要求。而一些中小企業由于成本問題,沒有環保裝置或者閑置不用,環保往往難以達標。

      公民參與環境管理至關重要

      長期以來,我國推行政府主導的環境保護與治理方式,公眾參與程度較低。縱觀發達國家,在 人 均G D P達 到5000美 元后,環境狀況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出現了“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拐點。我國目前的人均G D P已接近這一水平,但環境狀況卻未得到根本改善,一些方面甚至仍在惡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民的環境權僅作為一項應有權利而非法定權利,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陳國鷹:老百姓對重大項目環保能不能達標的顧慮,是無可厚非的。老百姓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強,對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是非常大的社會進步。我想,不管老百姓關不關心,各級政府都要高度重視新上馬的重化工項目的環保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潘碧靈:環境權是公民在安全、健康的環境里生活的權利,是免于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權利,是基本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而言,對于新上馬重大項目的環境影響,當地民眾擁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這包括建立透明、及時、規范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和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監督的平臺、程序和機制,鼓勵公眾通過網絡媒體參與環境決策和對政府、企業加強監督。

      政府的監督作用須強化

      去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去年底,對于“從源頭上預防”,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強調,今后,環保部門將積極主動配合有關牽頭部門,全力以赴做好社會風險評估。代表、委員們認為,一個項目的成功上馬投產,既要求自身“硬條件”達標,又要求贏得民意支持的“軟環境”。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文一波:一些地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的項目是自上而下的,造成了一些問題。政府是非專業化的機構,不能參與到項目中,更應該起到監督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毅:各級官員對老百姓基本的訴求要表現得更開放一些,很多事情大家可以坐下來談,告訴百姓為什么要這么做,通過講道理,建立良性溝通方式,才能讓民眾獲得最大的權益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總經理肖鳳桐:我有幾點建議,一是我國要盡快明確,建設項目一旦因環境問題爆發社會風險,項目業主單位要承擔經濟責任,地方政府則要承擔政治責任,這樣才能有效實現風險管控。二是參與建設項目社會風險評估的專家,要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獨立、公正、科學、客觀地講真話,如實指出這些項目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三是充分聽取建設項目所在地居民群眾和民意代表的意見。四是進一步提高安全、環保等方面投資占項目總投資的比重,使得工藝、設備、產品都達到國家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陳國鷹:我建議,一是在部分重污染地區,國家要進一步收緊新上馬化工項目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二是既有石化項目一定要及時升級改造,建在縣、鄉兩級的中小化工企業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一定要大力加強縣鄉環保執法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潘碧靈:要督促企業切實遵守相關法律,履行污染治理責任,央企要做出表率。加大環保監察和違法處罰力度,狠抓正反兩方面典型,對成績突出的給予重獎;對于反面典型,要建立黑名單。

      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周建:我有三個建議:一是不能盲目追求發展速度,“每年都提,每年都超,怎么行”。二是切實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環境功能區規劃,“不能上的產能不上,該清理的產能必須要清理”。三是大力加強環境法律建設,落實法律責任,“現在不少法律責任沒有落到實處”。

    相關文章

    張興贏:因地制宜科學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

    對于生態環境的變化,需要客觀科學地從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科學系統分析,而對于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從科學上來看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張興贏對于當前我......

    王金南院士:應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改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是新時期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4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出席“水與發展縱論”第二期線上活動時指出,“到2035年之前,環境質量改善仍然是環境......

    3項環保標國標求意見函發布,涉及AAS、GCMS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3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函。此次發布的標準包括《水質滅菌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鑒定生物學檢測法》《水質總銦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水質揮發......

    又一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這次是什么領域?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你中心報送的《國家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任務書》(以下簡稱《計劃任務書》)收悉。經研究,現同意以你中心為依托單位,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重點......

    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可優先在國家級新區布局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級新區(以下簡稱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意見》明確,要打......

    盡銳出戰全面奪取治污攻堅決定性勝利

    剛剛閉幕的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總結2019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緊密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保持方向不變、力......

    加快構建環境治理體系,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1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習近......

    2019年4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公布經費近9億

    作為我國科研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促進我國整體基礎研究水平提升、基礎學科建設與發展、優秀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高校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已成為衡量高校和科研機構科......

    最高2000萬!2019年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出爐

    今日,國家自然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共立項247項,最高2000萬元。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

    內蒙古副主席包鋼: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

    今年以來,內蒙古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工作,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優良天數增多,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提高,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這是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包鋼2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的情況。......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