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水網消息,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關于公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單位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多個城市、工業園區及海島等入選,并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這是去年底國家出臺《海水淡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后的首個配套政策。
此次入選第一批名單的城市和海島等均在著力打造海洋經濟,預示著海水淡化將借力海洋經濟而進入投資加速階段。市場分析認為,“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產業投資需求有望突破200億元。
海洋經濟重要一環
根據試點名單,浙江舟山市和深圳市等入選試點城市,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滄州渤海新區入選試點園區,浙江鹿西鄉(島)入選試點海島,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入選產業基地,天津國投津能發電為海水淡化供水試點,甘肅慶陽市環縣為苦咸水淡化試點。
政策要求,試點單位要積極推動海水淡化水應用,城市新增用水優先使用海水淡化水;在保障公共飲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將淡化水作為市政供水新的選項;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試點單位多為國家規劃的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地區。隨著海洋經濟戰略地位日益提升,海水淡化產業化發展步伐將加快。
根據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國海洋經濟投資將達8000億元,帶動產業產值突破7萬億元,與海洋經濟聯系較緊密的漁業、石油化工等行業,以及海工裝備等新興產業將借勢獲得巨大成長空間。
以浙江舟山為例,舟山群島發展海洋經濟的最大瓶頸是淡水。據專家介紹,舟山人均淡水擁有量601立方米,僅為浙江省的25.4%。根據浙江省海水淡化目標,至2020年日產海水45-50萬噸/天。海水淡化發展存在很大市場空間。
據了解,舟山市近年來已初步具備海水淡化的產業基礎。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日處理量達1萬噸的海水淡化工程,就落戶舟山市普陀區。以普陀區六橫鎮為例,從臨近鎮運淡水每噸成本超過10元。而舟山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每噸海水淡化處理的成本在5元左右,并有望進一步下降。
“十二五”投資逾200億元
根據《海水淡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末,我國海水淡化產能規模將增至220萬噸以上,年復合增速達到30%。市場分析認為,若折算為投資金額,則“十二五”時期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需投資約210億元,其中海水淡化工程及配套管網建設165億元。
中國水網發布的《中國水業市場研究(2013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中國海水淡化總能力約64.3萬立方米/日。從海水淡化裝置的區域分布來看,截至2010年底,海水淡化裝置數量最為集中的地區是浙江和山東,兩省占全國比例超過50%。此外,遼寧、河北、天津海水淡化項目數量較多。
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國產化率達70%以上,這將催生國內海水淡化設備產業的市場空間。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根據70%國產化率的目標,預計將給相關海水淡化設備、材料公司增加86億元市場空間。其中,高壓泵約8.9億元左右,反滲透膜約10.2億元左右,低溫高效蒸餾成套設備約18.1億元左右。反滲透膜和低溫高效蒸餾技術是規劃擬定的“十二五”主推技術。
市場分析指出,“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試點分批次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劉艷廷團隊圍繞近岸/離岸海上風電制氫的需求,研發出一條以海水為原料制備氫氣聯產淡水的新技術,并依托該技術完成了25千瓦級裝置的測試驗證。近年來,......
動物登陸是生命演化過程中的革命性事件之一。節肢動物作為后生動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志留紀之前均生活在海洋環境或海陸過渡相的環境。分子生物鐘證據顯示,在寒武紀-奧陶紀時期節肢動物可能已脫離海洋登上陸地,甚......
水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同時,水資源分布不均,大量安全和清潔水資源的儲備有限,目前全球有超過10億人遭受飲用水短缺的困擾。4月9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中國工程院瞿金平院士團......
在聯合國2023年水事會議前夕,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顯示,世界正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到2030年,全球淡水供應將短缺40%,在水資源緊張的地區會出現更嚴重短缺。報告指出,各國必須將水資源視作一項全球共同......
海面上的云。圖片來源:?PavelLosevsky/stock.adobe.com研究人員稱,地球海洋上方以水蒸氣的形式存在著幾乎無限的淡水供應,但仍未被開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一項新研究首次提出......
淡水漁業捕撈是湖泊、水庫和河流等水生態系統面臨的一個主要人類活動壓力,過度捕撈通常導致魚類等水生生物的自然種群結構發生變化,有時可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從全球范圍來看,內陸水域主要存在兩種漁業捕撈方式:......
中新網3月16日電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淡水生物水質基準推導技術指南》(HJ831—2022),這是《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制定技術指南》(HJ831—2017)發布以......
當前,全球內陸淡水水體鹽度普遍上升,這種現象被稱為“淡水鹽堿化綜合征”。有模擬預測顯示,淡水鹽堿化將成為未來全球的重要生態環境挑戰之一。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水生態健康研究組(楊軍團隊)發現,鹽度是......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進賢課題組在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上,在線發表關于魚類快速適應淡水生境的遺傳學機制研究成果。該研究從基因組水平揭示魚類快速適應......
世界人口不斷增長,氣候不斷變化,隨之而來的是不斷增加的野火和干旱等自然災害,潔凈水源正在成為越來越珍貴的資源。根據聯合國2019年的報告,世界上近一半人(約36億),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生活在潛在缺水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