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深刻論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高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把握中國教育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辯證統一關系,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大坐標系”中找準歷史方位和發展方向,踐行好教育服務“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
堅持從政治上看,深刻認識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率先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中國教育現代化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同向同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現代化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這一根本大計,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豐富的、富有競爭力的人力和人才資源。教育現代化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目標,全面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堅持黨的領導是教育現代化的政治保證。高校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任務,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牢牢把握一流大學建設的前進方向,確保一流大學建設發展始終同黨和國家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服務“四個面向”貢獻力量。
要強化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創新紅色文化育人模式,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延安精神等紅色資源的特殊教育價值,推動“四史”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時代化。就北京理工大學的實踐來看,注重傳承“延安根、軍工魂”紅色基因,用“兵器三代人”“雷達三代人”等愛國奉獻的事跡感染教育師生,從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轉化為青年人的日常行為準則,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從系統上謀,深刻理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充分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統籌謀劃、一體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當今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特征、對未來世界發展大勢的敏銳洞察和深刻把握,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進一步升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體系化、常態化、長效化推進“三位一體”發展。
高校要樹立“大教育觀”,將教育、科技、人才視為大教育系統的組成部分,將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更好地結合起來。要建立“跨教育觀”,跳出教育看教育,精準把握教育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科學研判學校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持續深化綜合改革,破解制約“三位一體”聯動發展的關鍵問題。
學科是“三位一體”最核心的基礎單元,是“三位一體”的匯聚點。高校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在教育教學上聚焦自主培養各類基礎性和新興交叉學科人才,堅持強化協同、全要素培養,強化融合、全鏈條改革,強化智慧、全方位賦能,著力實現人才培養模式守正創新。在科技創新組織模式上,集聚最優質資源服務國家安全與發展,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在“卡脖子”技術領域匯聚“大團隊”、構建“大平臺”、承接“大項目”、催生“大成果”,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人才隊伍建設上,聚焦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強化能力貢獻評價機制,以才聚才,以一流培養一流,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奠定堅實人才基礎。
堅持從長遠上計,深刻把握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進一步完善高質量教育體系。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要以高質量為統領,推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師資隊伍等機制創新,探索“智慧+”條件下教育理念變革和模式創新,從教育發展體制機制、評價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推動綜合改革,充分激活新發展環境下高校辦學要素的巨大潛能。推進“雙一流”建設,要把全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作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能力的治本之策,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全面體現在“雙一流”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推動一流大學建設關鍵指標從“數量追趕”轉向“質量超越”,力求高校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更優。
以教育數字化推動教育形態現代化。要全力實施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進教育數字化進程,探索建立智慧教育新體系,使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人、發展人、成就人。要持續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人本理念、質量意識,兼顧效率和公平,創新教育治理范式,提升教育管理質效,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作者:張軍,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最近,教育心理學家羅納德·貝格托(RonaldBeghetto)以一種引人注目的方式引領一群研究生和教育專業人員,與一系列以創造力為中心的聊天機器人進行了交流。這些聊天機器人由貝格托設計,即將托管在亞......
12月3日,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山西省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承辦的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第七期教育人員培訓班在山西省科技館舉辦。培訓班聚焦科普場館科學教育質量提高,科技教師科學教育專業化水平提升......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智能農機等智慧農業建設快速起步,農村電商等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教育”等數字惠民服務扎實推進……數字鄉村發展給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
9月19日,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主辦的2023“科學思想匯”科學嘉年華研討活動在全國科普日主會場北京首鋼園舉行。本次研討活動是“科學思想匯”年度重點活動,主題為“如何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
統籌推動教育和產業協調發展,創新搭建產教融合平臺載體,接續推進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完善落實組合式激勵賦能政策體系,將產教融合進一步引向深入。近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
5月25日,“中國教育在線”微信公眾號刊發了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蔡敬民的專訪稿件。該專訪是在第58·59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蔡敬民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對話,就高校如何支撐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黨的二十大對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部署,推動教師教育在新時代的新發展,近日,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交流活動在江西上饒舉行。教育部黨組......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介紹中,回顧了2022年工作,指明了2023年政府工作任務。其中,總理肯定了過去五年職業教育領域取得......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深刻論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高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把握中國教育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
中新網上海2月23日電(記者陳靜)教育問題一直備受各界關注。當下,教育數字化和高質量發展成為談論最多的議題。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2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將要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他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