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硬化
起病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多以亞急性方式起病,大多數患者表現為病變部位多發,病程呈緩解-復發特征。
(1)肢體無力最多見,大約50%患者首發癥狀為一個或多個肢體無力。
(2)感覺異常表現為肢體、軀干或面部針刺麻木感,肢體發冷、蟻走感等。
(3)眼部癥狀急性單眼視力下降、眼肌麻痹。
(4)共濟失調部分患者可見眼球震顫、意向性震顫和吟詩樣語言。
(5)發作性癥狀持續時間短暫、可被特殊因素誘發的感覺或運動異常。
(6)精神癥狀多表現為抑郁、易怒和脾氣暴躁。
(7)其他癥狀包括膀胱功能障礙,男性患者還可出現性功能障礙等。
2.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好發于兒童和青壯年,散發病例多見。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后1~2周急性起病。腦脊髓炎多在皮疹后2~4天出現,常表現為斑疹正在消退,癥狀正在改善時突然再次出現高熱、并伴有頭痛、乏力、全身酸痛,嚴重時出現抽搐和意識障礙。偏癱、偏盲、視力障礙和共濟失調也較為常見。
3.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可發于任何年齡,男女發病率相似。多數患者有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癥狀。首發癥狀為四肢遠端對稱性無力,很快加重并向近端發展。嚴重可致呼吸麻痹。弛緩性癱瘓。感覺障礙表現為肢體遠端感覺異常和手套、襪子樣感覺減退。肌肉可有壓痛。雙側面神經麻痹最常見。
4.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任何年齡均發病,以中年男性多見。常無前驅感染史,主要表現為感覺和運動均有累及的周圍神經病。體檢可見四肢肌力減退,肌張力降低,減反射消失,四肢末梢型感覺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