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3-13 15:33 原文鏈接: 細菌感染性腹瀉的病因與臨床表現

      病因

      常見細菌有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大腸埃希菌、彎曲菌、耶爾森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艱難梭菌等,現介紹幾種近年來較受重視的病原菌。

      1.大腸埃希菌

      屬于埃希菌屬,腸桿菌科,短桿狀革蘭陰性菌,無芽胞,大多有鞭毛,運動活躍。在15~46℃均能生長,最適宜溫度為37℃,在水中可存活數周至數月,在冰箱中可長期生存。對酸有較強抵抗力,對高溫和化學消毒劑敏感,75℃以上1分鐘死亡。該菌是國際公認的衛生監測指示菌,在現代遺傳工程中也被用作主要的工程菌。與人類腹瀉有關的大腸埃希菌包括:腸致病型大腸埃希菌、腸產毒型大腸埃希菌、腸侵襲性型大腸埃希菌、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EHEC)、腸集聚型大腸埃希菌。近年來造成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暴發流行的出血性結腸炎主要為EHECO157:H7所致。

      2.耶爾森菌

      為革蘭陰性短小桿菌,無芽胞,兼性厭氧,在30~42℃均可生存。可產生熱穩定性腸毒素,121℃經30分鐘不被破壞,對酸、堿穩定。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中,經常可以從人類、動物、土壤、水及各種食品中分離出,煮沸、干燥及常規消毒劑可殺滅。

      3.變形桿菌

      屬腸桿菌科,革蘭陰性菌,多形性,無芽胞和莢膜,有周鞭毛,運動活躍,最適溫度為37℃,能產生腸毒素。該菌對外界適應力強,營養要求低,生長繁殖較迅速,存在于人及各種野生動物腸內,也存在于糞肥、土壤及水中,在魚、蟹及肉類中變形桿菌污染率較高。

      4.艱難梭菌

      為革蘭陽性桿菌,專性厭氧,有芽胞。能產生腸毒素,包括A和B兩種毒素,對酶作用有抵抗力,酶作用24小時后仍保留全部活性,B毒素較A毒素細胞毒性強。艱難梭菌原為人、畜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在嬰兒時帶菌率尤高。

      5.類志賀鄰單胞菌

      革蘭陰性菌,單獨或成雙存在,可呈短鏈或長絲狀,兼性厭氧,有動力,無芽胞和莢膜。與志賀菌有一些共同的生化反應和抗原結構,但毒力比志賀菌低得多。不耐高鹽,存在于淡水、溫血及冷血動物體內。

      6.親水氣單胞菌

      革蘭陰性桿菌,單鞭毛,無莢膜和芽胞。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河水、海水、供水系統中均可檢測到本菌。能產生溶血素、腸毒素和細胞毒素以及殺白細胞素、上皮細胞黏附因子、細胞原縮因子等毒力因子,還可產生多種胞外酶。

      臨床表現

      潛伏期數小時至數天、數周。多急性起病,少數起病較緩慢。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以胃腸道癥狀最突出,出現納差、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可伴里急后重,腹瀉次數可多至十幾、二十多次,甚至不計其數,糞便呈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分泌性腹瀉一般不出現腹痛,侵襲性腹瀉多出現腹痛。常伴畏寒、發熱、乏力、頭暈等表現,病情嚴重者,因大量丟失水分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病程為數天至1~2周,常為自限性,少數可復發。不同細菌所致腹瀉的臨床類型不同,現將常見類型分述如下:

      1.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

      往往急性起病,輕者水樣瀉,典型者突起劇烈腹痛、水樣便,數天后出現血性便,發生腹痛、腹瀉、低熱或不發熱。

      2.耶爾森菌感染

      嬰幼兒及兒童胃腸炎癥狀突出,成人以腸炎為主。起病急,以發熱、腹瀉、腹痛為主要表現,熱程多為2~3天,腹瀉一般1~2天,重者達1~2周,糞便多水樣,帶黏液,可有膿血便,腹痛常見,可局限在右下腹,并且伴肌緊張和反跳痛。

      3.變形桿菌感染

      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多種感染,如化膿性感染、尿路感染、胃腸炎、急性胃炎、心內膜炎、敗血癥等。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痛部位在上腹和臍周,腹瀉輕者每日數次,重者20~30次。

      4.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大多數表現為輕到中度水樣腹瀉、發熱、腹脹、下腹或全腹散在痙攣性疼痛。嚴重者也見黏液便,血便少見,嚴重的并發證有脫水、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紊亂、腸麻痹和腸穿孔。

      5.旅游者腹瀉

      通常情況下該病起病較急(數小時至數天),約40%的旅游者腹瀉患者癥狀輕微,重者出現明顯腹瀉癥狀,伴有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以及發熱等癥狀。

      6.AIDS相關性腹瀉

      腹瀉常是AIDS的首發癥狀和死亡原因,患者常伴有發熱、周身不適、惡心、嘔吐、厭食和體重下降等癥狀。急性腹瀉的病程一般不超過兩周,慢性腹瀉通常持續數周或數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