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格特-小柳-原田病的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改變隨病程不同有很大改變。
(1)葡萄膜炎急性期:在葡萄膜炎急性期(后葡萄膜炎期和前葡萄膜受累期)吲哚青綠眼底血管造影的改變有弱熒光黑斑、局灶性強熒光脈絡膜血管改變和視盤染色。
①弱熒光黑斑:此綜合征可以出現3種類型的弱熒光黑斑:A.在造影早期出現的片狀弱熒光暗區,其邊緣較模糊,隨造影時間延長,弱熒光黑斑逐漸變淺或消失,并出現節段性脈絡膜血管擴張、熒光節段性增強;B.晚期出現融合的弱熒光區,表現為多個類圓形弱熒光區或不規則的弱熒光區,可大致勾畫出神經上皮脫離的邊界;C.散布于整個眼底的多發性弱熒光斑,此種弱熒光黑斑在造影早期即可出現,大小相對一致,一些弱熒光黑斑相互融合成大的弱熒光區,但熒光可強弱不等,一些部位可見局灶性的強熒光。
②局灶性強熒光:此種局灶性強熒光一般在造影數分鐘后或造影中期出現,位于弱熒光區邊緣或弱熒光區之間,代表了活動性脈絡膜炎癥區域。
③脈絡膜血管改變:脈絡膜血管改變主要包括血管節段性擴張、血管壁染色及滲漏;渦靜脈也可受累,表現為擴張及邊緣模糊,這些改變在造影數分鐘內最為明顯。
④視盤染色:此種染色主要見于有視盤明顯受累的患者,強度一般低于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視盤染色,染色也沒那么均勻,并且視盤整體上呈弱熒光。
⑤其他改變:視網膜脫離時可見視網膜血管在脫離區與非脫離區不在同一水平,脫離區的脈絡膜血管模糊,邊界不清。
(2)葡萄膜炎慢性期和復發期(前葡萄膜炎復發期)的改變:總體而言在前葡萄膜炎復發期,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改變沒有急性期改變那么典型,在有脈絡膜活動性炎癥時,仍可見到弱熒光斑、局灶性強熒光和前述的脈絡膜血管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