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杜克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科研人員日前成功制備出半導體型平行單壁碳納米管,從而首次實現了對碳納米管平行性和導電性的同時控制。美國最新一期《納米快報》(Nano Letters)雜志刊登了有關這一成果的論文。
碳納米管韌性高、導電性強、場發射性能優良,應用前景廣闊,有“超級纖維”之稱。根據導電性能的不同,碳納米管可分為金屬型和半導體型兩種。在合成過程中,兩種類型的碳納米管總是混雜在一起,大大限制了碳納米管在場效應晶體管等方面的應用,各國科學家都在為解決這一問題而努力。此外,如果可以提高碳納米管的表面生長密度及平行性,將會顯著增強碳納米管器件的性能,這也成為高碳納米管研究的重要課題。
在2008年4月的研究中,杜克大學華裔科學家劉杰領導的科研小組曾制備出超高密度的平行單壁碳納米管,實現了對碳納米管平行性的控制。劉杰領導的科研小組此后與北京大學李彥領導的科研小組合作在該領域進行深入研究,他們利用甲醇和乙醇混合碳源,借助碳納米管和石英單晶晶格的相互作用,成功在石英表面制備出含量為95%至98%的半導體型平行單壁碳納米管,從而首次實現了對碳納米管平行性和導電性的同時控制。基于此類碳納米管樣品產生的場效應晶體管顯示出優異的開關比性能。
論文的第一作者丁磊博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此項技術解決了表面制備碳納米管的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使得大規模制備半導體型平行碳納米管成為可能,這種碳納米管有望應用于構筑高性能場效應晶體管和傳感器等。
丁磊200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曾師從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李彥教授,目前在杜克大學化學系劉杰教授的課題組從事博士后研究。李彥與劉杰兩位教授都從事碳納米管領域的研究工作,多年來在研究過程中的密切合作和優勢互補使他們共同完成了多項研究成果。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研究人員設計出由最小納米管組成的無泄漏管道,可自我組裝和自我修復,且可將自己連接到不同的生物結構,這是創建納米管網絡的重要一步,該網絡將來有望用于向人體中的靶細胞提供......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研究人員設計出由最小納米管組成的無泄漏管道,可自我組裝和自我修復,且可將自己連接到不同的生物結構,這是創建納米管網絡的重要一步,該網絡將來有望用于向人體中的靶細胞提供......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利用DNA精確修改碳納米管晶格,使晶格可以按需精確組裝并按預期發揮作用,從而克服了室溫超導體研制過程中此前被認為幾乎無法逾越的障礙,有望催生出能徹底......
莫比烏斯帶狀的碳納米帶模擬圖像 一小段碳納米管從零開始形成了一個微小的莫比烏斯帶——由扭曲的帶產生的一個單面表面。這一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合成》。人們可以想象,把一......
單手性碳納米管是一種頗具前途的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具有確定的能帶結構和近紅外吸收發射特性,在碳基集成電路、紅外光探測器與量子光源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有望成為下一代碳基電子的核心材料。已有較多方法(如......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界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由一束納米管組成的膜。他們使用它作為納米反應器,使用陽光作為驅動器,將以亞甲基藍標記的水在數毫秒內轉化為清澈的水(ACSNano,"En......
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研究熱門領域。過去十數年中一個新興的研究熱點是石墨烯和其他二維材料形成的異質結構,稱為范德華異質結構。2013年,Nature上對相關領域的一篇綜述如今引用已經超過5600,其研究火......
DNA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DNA納米管在藥物運載、生物反應器等方面有著可觀的應用前景。自從20世紀80年代DNA納米技術的概念提出以來,利用DNA模塊、DNA折紙及環狀DNA等多種方法都可實......
碳納米管可被認為是僅包含sp2鍵合原子的全碳基管狀共軛聚合物,然而迄今為止,直徑特定的碳納米管片段長共軛聚合物尚無研究報道。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杜平武課題組通過精確分子設計,合成出單一手性指數單......
RNA干擾(RNAinterference,RNAi)技術可以特異性沉默靶基因的表達,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癌癥治療方法。近日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三院泌尿科和中南大學前列腺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天然埃洛石納米......